2月23日,在2022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期间,中国酱酒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名优品牌海南推介会在海南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

酱酒核心产区仁怀走进海南:探索中国特色白酒产区发展之路

图1 中国酱酒白酒核心产区(仁怀)名优品牌海南推介会

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理事长李国都,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秘书长秦书尧,贵州省贸促会(省博览局)副会长(副局长)徐仕光,仁怀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仁怀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进,河南省、黑龙江省、海南省、湖北省、福建省、浙江省、贵州省等省级协会领导,仁怀市酒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帮涛、副秘书长杨必刚、副秘书长张小波,小酒窝供应链负责人位长龙等嘉宾出席推介会。

举办本次推介会,是为了通过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这一平台,宣传仁怀产区优势,与有关各方合作实现双赢,持续扩大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知名度、影响力和认同感。

酱酒核心产区仁怀走进海南:探索中国特色白酒产区发展之路

图2 刘员

2022年,仁怀产区取得了不俗发展成绩。近几年,仁怀产区的优异成绩使得行业内外资本、经销商、消费者争相涌入仁怀。仁怀却始终保持清醒,坚持走高质量和高速度并行的科学发展之路。“酱酒的蓬勃发展,充分挖掘和发挥出了仁怀最核心的潜力,酱酒在这个小小的地方做出了大大的产业。所以我们更要珍惜仁怀的这种资源禀赋、独特优势。”刘员说。

“酱酒热显然已经完全回归理性,那些必然会暴露的问题,或者肯定会显露的价值,都已经非常清晰,这是一场优胜劣汰。”刘员说,“所以在这个重要的分水岭上,仁怀更要积极地塑造自己作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的形象。”

酱酒核心产区仁怀走进海南:探索中国特色白酒产区发展之路

图3 刘进

近年来,仁怀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主攻以酱香酒为首位产业的新型工业化,打造世界酱香白酒核心产区,建立产区准入制度、产地保护制度,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仁怀产区建设,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白酒产区发展之路。

构建“五大体系”,是仁怀发挥核心产区优势的一项重要举措。

刘进解说了仁怀产区建设“五大体系”——建立规划体系,绘就产业发展的“新画卷”;完善质量体系,定义酱香白酒行业的“话语权”;打造认证体系,塑造产区品牌的“通行证”;构建研发体系,提供行业发展的“路线图”;厚植文化体系,增强产区发展的“源动力”。

酱酒核心产区仁怀走进海南:探索中国特色白酒产区发展之路

图4 刘邦涛

2022年,除了构建“五大体系”,仁怀还建立产区管理制度、评选十大名酒、发布产区标识、举行品牌日主题活动,围绕战略中心、竞争策略、品类创新、营销模式等方面进行产区表达的整体升级,全力打造工艺最独特、品质最优越、标准最权威、品牌最响亮、文化最鲜明的世界酱香白酒产业核心产区。

参与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是仁怀产区2023年主动求变、积极进取的又一步。

“这是酱酒高地仁怀和创新高地海口的一次深度交流融合。”刘帮涛说,仁怀意在通过提升酒业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发展能力,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事业。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酱香型白酒总产能约70万千升,同比增长16.7%,约占我国白酒总产量671.2万千升的10.43%;实现销售收入2100亿元,同比增长10.5%,约占我国白酒总销售收入6626.5亿元的31.69%;实现利润约870亿元,同比增长11.5%,约占我国白酒总利润2201.7亿元的39.51%。其中,贵州产区(以仁怀为主)产量约45万千升,销售收入超1600亿元。

“当前,全国消费市场开启复苏模式,酒类市场正在快速恢复,酱酒消费人群不断持续扩大,酱酒仍然是消费市场的最佳赛道,也必将成为未来白酒消费主流。”现场专家从酱酒的现状、仁怀酱香酒的工艺特点、酱香酒品质与健康、酱香酒的勾调与文化四大方面解说酱酒行业和仁怀产区的投资价值,一直认为新阶段酱酒红利长期存在,酱酒市场走向品质化、品牌化、规模化和集中化发展,其增长的确定性、空间的容纳性、投资的安全性都具有保障性。

随后,仁怀产区表演了酱香白酒勾调九道礼——登场礼、净手礼、净器礼、闻杯礼、初酒礼、闻香礼、勾调礼、融合礼、大成礼,用文化演绎的方式展示了仁怀厚重的酒文化,激发了在座嘉宾对仁怀酱酒的好奇和期待,纷纷登上展示台品尝新勾调而成的美酒。

2022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期间,由仁怀市酒业协会牵头组织,仁怀市酱香酒酒业有限公司、酒仙集团、宝酝集团、中粮名庄荟、北京仁怀酒、名品世家等34家酒企集中参加酒业创新展,展区面积超过500平方米,通过集中展示+特色展位相结合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向外界宣传推介酱酒文化,提高产区知名度、影响力,提升公众对产区整体形象的知晓率、认可度。

从过去的“酱酒工厂”到“世界酱香酒核心区”。仁怀已经实现了华丽转身,但仁怀绝不愿就此慢下脚步,高速度发展与高质量发展并驾齐驱、继续推动仁怀成为中国酱香白酒核心产区不可替代的品质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