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浓香文酿团队
110年前,在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中国白酒带着对世界的懵懂与好奇,初探海外。
110年后,在汹涌的全球化浪潮中,中国白酒昂首阔步,凭借卓越品质与深厚文化赢得全球认可。
从最初单纯地“看世界”,到如今自信地“赢世界”,中国白酒跨越一个多世纪的漫漫出海之路,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重塑。

泸州老窖作为最早跨出国门并荣膺金奖的中国白酒品牌之一,在中国白酒出海进程中始终承担着引领者的重要角色,时至今日,现已成为海外市场有效覆盖面最广、实际销售最大、能见度最高的中国白酒品牌之一。
3月1日,时值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泸州老窖一年一度的封藏大典如期举行。

作为泸州老窖文化传承的象征,今年以“逐浪前行,中国浓香”为主题的封藏大典,更是成为其全球化征程中的灯塔和标识,照亮并指引着中国白酒进一步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据商务部、外汇局统计,2024年,中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59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3%(以美元计为1627.8亿美元,增长10.1%)。
同时,2024年对外劳务实现恢复性增长,全年派出各类劳务人员40.9万人,较上年增长17.9%。

这一组数据,直观地反映出“出海”赛道目前在国内的高热度。回顾中国历史中,上一次的大规模出海行动,还要追溯到六百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
如今在全球化格局深刻变革的浪潮中,属于中国企业的“大航海时代”已然来临。
基建先锋如中铁、中建,以“中国方案”破解世界难题;家电巨头如海尔、美的,凭借技术创新重塑全球家电格局;创新新锐如大疆、影石Insta360,用尖端科技征服全球消费者。
在传统产业领域,同样有像泸州老窖这样的标杆企业,凭借卓越品质与深厚文化底蕴,销售市场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力地证明了全球化不仅是技术与资本的输出,更是文化价值的广泛共享。

泸州老窖的成功,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商品的国际化进程,正在经历从单纯的“货物出口”向深层次“文化输出”的深刻转变。
此前华为在技术领域的突出重围,以及近来《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等文化作品的破圈传播,都充分展示了中国品牌在世界舞台上逐渐凸显的多元竞争力。
这不仅是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体现,更是文化自信日益彰显的有力证明。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创造”,中国企业正以多元化的路径积极参与全球竞争。
在消费品领域,白酒的出海之路承载着技术与文化的双重使命。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白酒继续引领中国酒类出口大盘,全年出口额为9.7亿美元,增幅为20.4%,出口量为1642万千升,增幅为6.3%,全年共向95个目的地市场出口。

此外,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全球烈酒消费整体规模将超过6600亿美元,复合增速约3%。
海外烈酒市场的持续增长,为中国白酒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想象空间。在当下出海的时代浪潮推动下,“走出去”已成为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白酒出海,亦非新鲜事。
110年前,纪念巴拿马运河通航的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
彼时,泸州老窖的前身“温永盛”三百年老窖大曲酒,远渡重洋参展,斩获金牌。
|1915年,泸州老窖获得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
这一次的出海,为中国白酒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崭新大门。
进入新中国时期,泸州老窖荣膺“国家名酒”称号,并率先扛起了中国白酒的外贸重任,成为最早出口到港澳、东南亚地区的酒类品牌之一。
1987年,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出口名特产品评选上,“泸州老窖(麦穗牌)大曲酒”荣获中国出口名特产品“八七金奖”,畅销海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麦穗牌大曲更是被被誉为“外贸大曲”。此外,泸州老窖还多次奔赴海外,参加国际酒类大赛,屡获殊荣。

时至今日,泸州老窖的出海历史,至少已有110年。泸州老窖的出海历程变化,生动地展现了中国酒企出海策略的转变,从早期的“全面撒网”逐步转向“重点突破”,从单纯的“货物出口”升级为深度的“文化交流”。
这种战略升级在空间布局上体现得尤为显著——香港作为白酒出海的“桥头堡”,在品牌国际化进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是辐射全球的运营中枢,又是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
早在2012年,泸州老窖便在香港成立合资国际公司并设立全球营销总部,依托其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配置能力和中西文化交融的传播优势,构建起覆盖新品研发、经销网络建设、品牌全球化推广的完整生态链,助推全球市场发展,打开中国白酒扬帆世界的贸易之路。
从地域来看,以东盟为中心,辐射“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兴市场,成为破局海外市场的关键策略。

在有着7亿人口市场潜力优势,又与中国地理相邻、文化相通的东南亚市场,泸州老窖已连续3年呈现25%以上的销量增长。而在23个“一带一路”共建国,泸州老窖更成为当地人“品味中国”的文化符号。
这种区域化深耕的背后,是中国企业对外贸逻辑的重新理解。过去简单的货物出口,升级为产销一体化的生态布局。

在更加遥远的欧美市场,文化则成为白酒破壁的一个重要利器。
多年来,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白酒的风采和魅力,泸州老窖持续以体育为媒,携手澳网、世界杯、奥运会等国际顶级赛事,深度参与进中欧论坛、金砖国家峰会、“一带一路”贸易投资论坛等国际盛会。

此外,泸州老窖“让世界品味中国”“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等文化IP持续开展,在世界巡演《孔子》《李白》等经典剧目,并通过品鉴会、艺术展览、文化论坛等形式,将中国白酒的诗意、酿酒工艺的匠心、品饮的仪式感,转化为跨越语言的文化共鸣。
现在,泸州老窖率先探索出的这种“以酒为媒”的文化叙事体系,也转化为中国白酒具有普适性的国际传播语言,为中国白酒走向世界做出了有力贡献。
目前,泸州老窖的产品销售网络从亚洲延伸到北美、澳新、南美等地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15个国家的71个主流国际机场免税终端建立品牌专柜,足迹遍布全球。
从经济发展看,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双循环互促”新格局,要求白酒企业强化内外实力,拓展国际市场;从文化环境看,中国文化在全球的认知度持续提升,白酒企业搭乘文化交流的快车,正让中国传统酒文化成为连接世界的桥梁。
泸州老窖,正在中国白酒的出海潮中,扮演领航者,向世界传达“中国故事”。
站在更广的维度看,出海的核心议题之一,是中国消费品牌如何解答将文化独特性转化为全球价值的时代课题。
这既需要企业创新产品形态的智慧,更需要讲述文化故事的能力。而以文化破题全球化,恰好是泸州老窖的独门长技。
泸州老窖的出海案例丰富多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连续举办的封藏大典、国际诗酒文化大会、“让世界品味中国”全球之旅、窖主节等文化活动IP。
2017年,“让世界品味中国”全球之旅,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展开,陆续走进纽约、巴黎、莫斯科、伦敦等国际都市。泸州老窖携手各国经济、文化、艺术、学术等领域代表人士,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论坛,让白酒文化“在地化”传播,同时进行高端白酒品鉴,扩大国际朋友圈。

同年,泸州老窖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就以诗酒为媒,联结了李白、杜甫的浪漫与全球当代诗人的灵感,让世界各地的诗人与酒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诗酒文化的魅力,让中国诗酒文化走向世界。
|2023年国际诗酒文化大会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中国歌剧舞剧院专场演出
窖主节作为泸州老窖精心打造的消费者端全新IP活动,自2023年起广邀海内外消费者,近距离感受中国白酒酿造的奥秘,体会时间赋予白酒的独特韵味,用沉浸式的体验,让白酒文化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除了积极寻找与世界对话的新方式,泸州老窖对中国传统文化解码的方式也在逐步升级,拉近全球消费者与中国白酒、中国文化之间的距离,让品牌收获全球声誉。
封藏大典,便是泸州老窖“活态文化”传承与演绎的集大成者。

2008年,泸州老窖沿袭“二月二,龙抬头,烧头香,喝春酒”的传统民俗,通过溯源整合传统酒礼仪式,在白酒行业内恢复祖制举办封藏大典,将全球嘉宾齐聚泸州,见证春酿封藏的庄严仪式,再现中国白酒“天人共酿”的哲学。
多年以来,封藏大典的文化表达一直在不断进化,持续演绎着泸州老窖“活态双国宝”——1573国宝窖池群和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背后的匠心坚守,并成为泸州老窖传递中国白酒文化和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舞台。
2018年,封藏大典便首次走出泸州,登上中国文化展示交流的最高平台——北京太庙。

从全国各地及海外到泸州现场观礼的群体达10余万人,通过媒介传播,封藏大典受众群体高达数千万,向全球展示中国酒文化的丰厚底蕴和神秘魅力,成为中国酒业的标杆性文化盛典。
以封藏大典这类文化IP为支点,泸州老窖将品牌叙事系统化、持续化,最终让“中国白酒”四个字突破品类边界,成为东方文明的价值符号。
这种“文化基建”的深耕,既需要数代人接力的耐心,更需要将文化势能转化为商业动能的智慧,而这正是中国品牌全球化进程中不可替代的“软实力”。
如果说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出海之旅铸就了泸州老窖的国际基因,那么当下中国的全球化叙事正在为泸州老窖带来新动力。

今年的封藏大典,便以“逐浪前行,中国浓香”为主题,纪念中国浓香出海110周年。
作为泸州老窖“活态文化”的经典代表作,当中国浓香沿着江海飘向远方,封藏大典已成为中国白酒递给世界的一张靓丽文化名片。这不仅是一场活动的升级,一个品牌的成长,也是中国白酒从“跟随”到“引领”的蜕变史。
二月二的清晨,在江雾缭绕中,白鹭低低飞过。城市还在安静之中,大江边已人声鼎沸。从1915民国码头走来,街边商贩的叫卖声与车夫忙碌的身影相互应和,这是一个温暖的春日。
此次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的现场选址于长江之滨,搭建了“筱记温永盛酒厂”的还原场景,路两边摆满了历史感的陶坛,仿佛把人带回了110年之前的时代。
舞台外形为巨大的轮渡,立起“泸州老窖”与“国窖1573”的白帆行驶于历史的长河。
逐浪扬帆乘风起,一声悠扬的汽笛声响起,2025年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正式开典。
在东门码头搭建起的巨轮舞台中央,新一年的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迎来高潮。礼乐交织声中,这缕穿越世纪的浓香萦绕在码头的江风间,将人们的思绪牵引至泸州老窖当年出海航行的辉煌时刻。
110年前,泸州老窖就是从这里代表中国白酒,从川南小城踏上世界舞台,从长江之畔走向五洲四海,为中国捧回首枚国际酒类金奖,让中国白酒首次在世界版图刻下坐标。
而封藏大典的18年,既是泸州老窖文化传承的里程碑,更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加速器,从传统仪式升华为对话中外的文化长桥。
这一融合了传统祭祀文化、礼仪文化、酿酒文化的行业盛典,包括祭祖、拜师、封藏三个环节,让传统酿酒技艺从车间走向舞台,从工艺升华为艺术,仪式庄重、宏大,饱含对酿酒传统的尊重,集中展示着中国白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1年,泸州老窖封藏大典入选泸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3年,泸州老窖封藏大典入选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非遗名录里的双重认证,见证了泸州老窖在这场文化传承之旅中的执着与坚守。
通过持续18年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演绎,泸州老窖不仅让传统酿酒技艺重焕生机,更用“活态文化”将这场始于传统民俗的仪式,演变为中国白酒界的文化图腾,成为酒业文化叙事的一个标杆案例。

其内容形式,也已从致敬传承传统酿制技艺,发展成为泸州老窖集文化传播、国际交流于一体的全球性平台,在长江之滨谱写出中国白酒与世界对话的新诗篇。
国际巨星成龙,也说出了他的心声:“白酒与功夫,蕴藏着重视美学与智慧,是链接世界、传递友善的桥梁和纽带。”

如今中国品牌集体出海的浪潮拍岸而至,中国白酒国际化迎来新的局面,这瓶历经百年坚守的浓香,终将凭借深植全球消费土壤的根系,在文化交融的春天里破土参天。
当长江岸边的浓香飘向世界,当“中国故事”被全球举杯共饮,泸州老窖的全球化,已然超越商业本身,成为文明互鉴的璀璨注脚。
出海这条路或许漫长,但泸州老窖正在杯酒之间,让世界读懂中国。
1.110年前,中国白酒首次在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亮相,带着对世界的好奇与懵懂。如今,中国白酒凭借卓越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了全球市场的认可,实现了从“看世界”到“赢世界”的跨越。泸州老窖作为中国白酒出海的引领者,成功将中国白酒推向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白酒国际化的标杆。
2.中国白酒的出海不仅仅是商品的出口,更是文化的输出。泸州老窖通过参与国际顶级赛事、举办文化IP活动(如封藏大典、国际诗酒文化大会等),将中国白酒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全球消费者能够理解和共鸣的语言。
3.泸州老窖通过封藏大典等传统文化活动,不仅传承了中国白酒的酿造技艺和文化,还将其升华为全球性的文化符号。封藏大典作为泸州老窖“活态文化”的代表,不仅在国内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国白酒文化,成为中国白酒与世界对话的重要桥梁。

【单选题】封藏大典作为泸州老窖“活态文化”传承与演绎的集大成者,已成为中国酒业的标杆性文化盛典。2025年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的主题是( )。
A.中国浓香,举世共享
B.逐浪前行,中国浓香
C.盛世大典,浓香首创
D.让世界品味中国

本文系「北纬28度的浓香」原创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原文转载回复【转载】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