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正在推动从“朋饮”向“友饮”的转变和深化。
文 | 李霞
西安古称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六大古都中建都历史最长的一个。
永宁门,作为西安城墙的正南门,是西安城墙城门中资格最老,沿用时间最长的一座。
当见证中华文明近1500年的标志性建筑永宁门与来自赤水河畔的茅台酒相遇,又会碰撞出什么?9月28日晚,由贵州茅台主办的2024年陕西茅友嘉年华开幕式在永宁门举行,以一场特别的入城礼将陕西全省各地的茅友们带到了大唐盛世的历史中。
01
一步入唐
茅台以盛礼迎“茅友”
晚上八点,永宁门文化礼仪广场上,唐宫之中的宫女们提灯而来,在一场重现盛世大唐迎接贵宾的最高礼仪中,一幅关于盛世长安的翰墨画卷徐徐展开。
一声“落吊桥,开城门,迎贵宾”后,随着吊桥缓缓落下,跟随“鸿胪寺卿”的脚步,途径身着金甲的“将士”,鼓乐善舞的唐装“女子”,茅友们抵达瓮城,便穿越进了四海皆知的巍巍盛唐。
以西安城墙为实景,在演出《筑》中,我们看到众志成城的劳动人民建筑长安城的身影,为后世的文化传承留下可寻印迹;透过《春江花月夜》展现盛唐气魄,是无数的名士汇聚到长安,铭刻了独一无二的盛唐;陕西方言版本《将进酒》,则让我们在大醉大欢之中沉浸于盛唐的余韵……
据了解,永宁门是西安的文化之门,也是中国迎宾的礼仪之门,这里曾为多国元首、世界名人举办过入城礼,以穿越周秦汉唐历史时空的方式,无数次见证过丝路文明的荣耀和现代中国的神韵之光。
▲贵州茅台陕西省经销商联谊会会长刘文平
贵州茅台陕西省经销商联谊会会长刘文平表示,“以西安人的礼仪为我们的茅友家人们举办这场入城式,是在以实际行动躬行茅台“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核心价值,茅台为媒,文化为魂,通过举办这场文化盛宴让茅友们在西安历史砖瓦碎片中探寻与茅台的渊源,共同开启一段难忘的文化之旅。”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在第十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上提出,希望厂家和消费者之间,能变成“友”的关系、变成知音的关系。而盛礼迎“茅友”背后,就是茅台正在推动从“朋饮”向“友饮”的转变和深化,不管是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是备受茅台珍视的茅友群体。
除了入城式和开幕式之外,10月2日还将在西安昆明池景区举办“三秦茅友健步走”“茅友世界展览”和“茅友之夜”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等,继续在讲好茅台故事的过程中,持续壮大茅友群体。
02
价值扩容
在公益联动中实现共益
在陕西茅友嘉年华上,微酒还发现了一个特别的公益环节,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携手贵州茅台陕西经销商向陕西省慈善协会捐赠20万元,用于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遏制沙漠化扩张,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与此同时,贵州茅台陕西经销商再向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捐款80万元用于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两次捐款也让陕西茅友嘉年华成为一场有温度的品牌公益传播。
商业社会发展到今天,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肩负社会责任”已是共识。事实上,从1991年茅台酒厂捐款100万元支援灾区人民抗洪救灾重建家园到今天,茅台一直践行“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核心价值观,将企业社会责任写进了品牌发展基因之中。
在茅台最新发布的《2023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中提到,2023年茅台公益总投入2.74亿元,不止是公益助学、乡村振兴、ESG环境治理等,茅台的公益品牌矩阵在不断扩大,成为我国公益生态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对大众消费者而言,公益是一个较为宏大的话题,要让他们产生强共鸣并不容易。在陕西茅友嘉年华上以“制沙造林”为切口,不仅进一步诠释出茅台践行公益的行动力,更强化了茅台与陕西本地茅友的情感,增加消费者对茅台的信任度,从而收获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效果。
在张德芹眼中,“茅台生在大山,注定就有山一样的担当与责任”,通过公益联动的方式让茅台大品牌大担当社会责任观被看见,未来在更大的社会语境中,相信茅台将继续发挥商业向善的力量,继续修炼向上的“生长力”。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