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文|浓香文酿团队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缔约国之事,也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大事。”这句话出自樊锦诗的口述回忆录。

身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的她,扎根茫茫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为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文物的保护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樊锦诗发自肺腑的感悟,是无数文物工作者的内心独白,也是世界文物保护工作的真实写照。如今,这份感悟在酒城泸州找到了新的回响。

10月15日至18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文物报社主办,首届文物保护利用大会在泸州举办。本次大会设置了主旨发言、七大平行分会及一个边会、两个沙龙,全面覆盖当前文物保护利用的重点领域和前沿话题。

图片|“文博·文旅·产业协同——行走在中国白酒申遗之路研讨会”现场

其中,文博·文旅·产业协同——走在中国白酒申遗之路研讨会”集结了泸州老窖、茅台在内的十余家头部企业代表,邀请了多名国内顶级文物保护专家,共同探讨中国白酒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的未来方向。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研讨会上,与会酒企联袂发布《中国白酒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行业共识》,标志着中国白酒申遗工作从分散探索迈向协同推进的新阶段。

这场跨越文博与酒业界限的对话,是中华文明守护脉络的延续,也是中国白酒文化遗产走向世界的新篇。

图片挖掘·感知·凝聚

夜色浓重,提灯侍女步履轻盈,暖黄的光晕引导着来客从现代都市迈入另一片天地。

舞者衣袂飘飘,光影如梦似幻。古老的外墙成为流动的画卷,将数百年酿酒史诗娓娓道来。月色朦胧,雅乐绕梁,美酒飘香,味觉、听觉与心境在此刻交融,仿佛置身于白居易“醉听清吟胜管弦”的意境之中……

图片|泸州老窖景区内乐声流淌,舞者衣袂飘飘,将无形的“酒魂”化作可见的韵律,为大会“博物馆之夜”文化体验活动拉开序幕。

这幅场景,发生在泸州老窖景区的“寻香探窖·风雅之夜”,也是本次文物利用大会的亮点之一。当嘉宾们站在持续酿造了450余年的1573国宝窖池群边,空气中弥漫的酒香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活着的文明记忆。

就在三个月前,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西夏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使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这不仅是一个数字的突破,更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华文明独特价值的深度认可。

文化遗产的世界版图正在悄然重构,酒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纵观全球文化遗产体系,法国的葡萄酒产区、苏格兰的威士忌产地等酒类文化遗产,早已成为人类文明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着酿酒文明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玉才提到,全球目前已有20余座葡萄酒和烈酒相关项目列入相关遗产名录。然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蒸馏酒生产国,酿酒历史久远、技艺体系独特的中国白酒,却尚未获得应有的位置和重视。

图片|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玉才在致辞中表示,愿以此次论坛为新的起点,携手并肩,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白酒文化表达方式,助推中国白酒早日申遗成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白酒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保护与传承它,既是对古老成果的珍视,也能增强民族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还有利于提升白酒产业遗产价值、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顾玉才说。

但他也强调,白酒文化保护与发展是系统工程,涉及历史梳理、价值诠释、生态环境保护、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任务艰巨,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这一现状,让“行走在中国白酒申遗之路研讨会”的举行更显深意。作为大会的重要环节,研讨会将行业的关注点聚焦在了中国白酒的文化价值与世界表达上。这场研讨以“文博、文旅、产业协同”为主题,深入探讨了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创新路径。

这三个维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闭环:文博系统负责挖掘和阐释白酒文化遗产的深层价值,文旅创新负责将专业价值转化为可感知的文化体验,而产业协同则凝聚起推动申遗的集体力量。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在大会发言中提到,文物保护不应只是被动的投入,而应成为与企业战略深度融合的主动行为。

“为此,我们坚持‘文化为魂’原则,将文化遗产视为品牌的核心资产和创新的源头活水,大力建设‘文化泸州老窖’‘品质泸州老窖’。”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文化遗产与当代价值的辩证关系。

图片|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林锋在会上发言

从文博的价值挖掘,到文旅的体验转化,再到产业的协同推进,这三个维度相互赋能、彼此成就,共同勾勒出中国白酒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完整图景。

图片凝聚行业共识,共绘白酒申遗路线图

如果说首届文物保护利用大会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宏观阐释,“行走在中国白酒申遗之路研讨会”则将视角聚焦于一个具体而深刻的命题——在全球酒文化遗产的版图上,中国白酒,不应也不能缺席。

这份共识,构成了探讨中国白酒申遗必要性的逻辑起点——它不仅是行业发展的内在诉求,更是参与全球文明对话、确立中国酿酒文明世界地位的必然选择。

中国白酒的申遗之路,是一段长达二十年的执着探索。在这段历程中,泸州老窖作为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其轨迹颇具代表性。

图片

2005年,泸州老窖率先宣布开展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次年,便联合多家酒企共同推动白酒进入国家预备名单。此后历经2012年、2019年直至2025年的三次预备名单更新,泸州老窖连续入选,见证并参与了中国白酒申遗从无到有、从单体到联合的整个进程。

林锋认为,“申遗的过程本身就是文化梳理、价值传播和国际对话的过程。”

2022年,由泸州老窖牵头成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白酒酿制技艺专业委员会,为行业搭建起首个专业化的非遗交流平台。再到此次研讨会上,与会酒企联袂发布《中国白酒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行业共识》,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整个行业文化自觉的空前提升。

因此,这场研讨会也标志着中国白酒申遗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会上与会酒企联袂发布《中国白酒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行业共识》,不仅是行业协作机制的重要创新,更代表着一种文化自觉的全面形成。

当这些珍贵的遗产点串联成网络,其展现的就是一部完整的中国酿酒文明史。在这一共识的推动下,正在建设中的四川中国白酒博物馆,成为了行业协作的有力例证。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勇介绍,这座博物馆将全景展现中国白酒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博物馆顶层专门规划了世界名烈酒及中国名白酒展示品鉴区,这种开放包容的姿态,展现了中国白酒与世界对话的自信。

图片|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勇以《共建中国白酒博物馆 共促白酒申遗事业》为题,分享了中国白酒博物馆建设的基本情况、对白酒申遗的重大意义,邀请行业共同参与规划建设、共同打造精品展陈、共同参与运营管理,以此为纽带,共促中国白酒走向世界。

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白酒博物馆采用了创新的共建共享机制。李勇在发言中明确表示:“未来,中国白酒博物馆将采用理事会方式,邀请行业同仁一道加入,形成共商、共议、共管的议事机制。”

这一机制设计,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建设的单一主体模式,真正实现了行业资源的整合与协同。配套建设的“酒要会”商业街区,更为名酒的展示和消费提供了创新平台,让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实现了有机融合。

图片|泸州老窖作为泸州本地、中国白酒行业代表性企业,持续积极支持中国白酒博物馆建设,让千年传承的酿造技艺更深刻地融入现代日常生活。

当研讨会落下帷幕时,一个清晰的发展路线已经形成:中国白酒申遗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答题;不再是单个企业的责任,而是整个行业的共同使命。

在这个宏大的行业叙事背后,我们不禁要问:作为最早投身其中的探索者,泸州老窖所守护的“活态双国宝”——持续使用450余年的窖池群与代代相传的酿制技艺,究竟为这份行业共识提供了怎样的实践基石?

图片让白酒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历史上也曾频繁遭遇水旱肆虐。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之上率众修建起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造福万民,更成为世界水利文化之鼻祖。

如今,历经两千三百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依然在行使自己的使命,未曾间断一刻。

图片

在中华文明的谱系中,有一类特殊的文化遗产,它们不是沉睡在博物馆展柜中的静态文物,而是至今仍在呼吸、生长、服务着当代生活的生命体——这就是“活态文物”。都江堰水利工程如此,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也是如此。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原组长罗哲文曾在考察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后如此评价:“没有繁复的精雕细刻,没有奇巧的工程技术,但它继承了几千年来酿酒工艺的悠久历史和奇妙的酿制技术,涵盖了文物的历史、科学、艺术三大价值内容,反复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因而它又有高出文物的独有的经济价值,是公认的‘活文物’。”

图片|泸州老窖持续不间断酿造450余年的1573国宝窖池群

同样未曾间断的,还有与之匹配的传统酿制技艺。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通过师徒相承的方式延续至今,历经700余年、整整24代,谱系清晰、有据可考,堪称中国酿酒史上的“奇迹”。
目前,泸州老窖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名,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图片|泸州老窖传统酿制技艺

庄子在《庖丁解牛》中曾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对技艺精进的追求,圣贤也不例外。因此,“活态传承”的精髓,也不仅在于物质载体的延续,更在于其承载的文化血脉和技艺精髓的代代相传。二者共同构成了泸州老窖的“活态双国宝”。

以1573国宝窖池群为核心,泸州老窖建成了泸州老窖博物馆、三大天然藏酒洞、乾坤酒堡、黄舣酿酒生态园等一大批工业文化旅游基地,全方位展示泸州老窖文化遗产。通过“非遗+文旅”的创新发展模式,泸州老窖让古老的酿酒技艺在当代生活中找到了新的位置,持续创造着经济、文化与社会的综合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然而,泸州老窖对文化遗产的守护远不止于此。作为四川省科普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泸州老窖常态化开展着各类非遗文化科普教育和研学活动,邀请高校、商会及社会各界人士走进酿酒现场,让参与者在亲身体验中感受非遗酿造的独特魅力。

这种立体化、沉浸式的传播方式,不仅让公众深入了解白酒酿造技艺背后的匠心精神,更激发了全社会对非遗保护传承的热情。

2025年,《泸州老窖景区:一场穿越700余年的“活态双国宝”之旅》案例也成功入选全国2025《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优秀案例,成为所有入选案例中唯一的酒类非遗案例。
图片|《泸州老窖景区:一场穿越700余年的“活态双国宝”之旅》案例成功入选2025《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优秀案例奖牌

应该说,“活态双国宝”不仅仅是一个称号、一份荣誉,更是一套持续运转了数百年的生命系统。

守护这套系统,始于最基础的“守正”。所谓“守正”即是对核心遗产本体的真实性、完整性与延续性的极致尊重。

始建于公元1573年的国宝窖池群,其价值不仅在于它的古老,更在于它持续使用至今的“活态”:450余年不间断的酿造,使得窖泥中富集了数量庞大、结构稳定的微生物群落,它们是酿造浓香型白酒的关键。

泸州老窖为此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守护体系:实施“一窖一策”的精细化维护方案,为每一口国宝级窖池建立独立的健康档案,并由专职的护窖团队进行定期“体检”与修缮。这种守护,超越了简单的文物保护,更像是在照料一个延续了四个多世纪的、极其精密的生命体。

图片

在技艺传承上,“守正”体现为严格的制度性保障。泸州老窖制定了《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每12年为一个传承周期,确保非遗技艺代际传递的有序与纯粹。

这种将传统“师带徒”模式与现代管理体系相结合的做法,使得古老的技艺在标准化、制度化的框架下得以延续,避免了人为因素可能导致的技艺变形或中断。正是这种对物质载体与非物质技艺的双重、系统性守护,构成了“活态双国宝”得以存续至今的坚实根基。

图片|为了更加科学有效地培养人才,泸州老窖在“传帮带”基础上,还实行了导师带徒制度。经过学员报名、资格筛选、导师库建立、师徒双选等程序,青年员工可与技术大家结为师徒。

同时,真正的“活态”也意味着融入时代生活的脉搏。泸州老窖的实践表明,守正与创新并非对立,而是传承的一体两面。其创新,体现在对传统文化表达方式的现代化转译上。他们深谙,在当代,尤其是面向年轻一代和全球受众,文化需要新的叙事语言和体验载体。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系列文化IP的成功塑造。

“泸州老窖·国窖1573封藏大典”将传统的春酿开窖仪式,升华为一场庄重盛大的文化典礼,使酿酒这一生产过程具有了仪式感和观赏性;“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则巧妙地将酒与文学艺术链接,赋予品牌深厚的文人气息;而此次大会期间举办的“寻香探窖·风雅之夜”活动,更是创新活化的一个缩影……

图片|封藏是泸州老窖对世人的承诺,将一年中最好的春酿原酒藏于陶坛,修身历练,陈藏生香。

这些举措,本质上都是为了将中国白酒这一独特的文化载体,推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在这个过程中,泸州老窖让深藏在窖池中的微生物奥秘,变成了可感知的文化体验;让传承数百年的酿酒技艺,成为了连接古今的文化桥梁。

此外,泸州老窖围绕丰富文化遗产资源,创新开发了桃花醉、熊猫小酒等系列文创产品,跨界联名推出白酒奶茶、定制香水“顽味”、酒糟面膜、“断片”雪糕等,让古老的非遗智慧拥有了更多的表达语言,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而“窖小二”“泸九九的小酒窝”等新媒体账号和IP形象,以更快、更广、更令人喜闻乐见的信息传递方式,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个国家的饮酒方式,往往暗含其文明演变的轨迹;这种关联在中国文化中尤为显著 —— 中国文化历来以 “味” 为核心构建饮酒体系,酒不仅是承载味觉体验的饮品,更深度绑定礼仪秩序、情感交流与精神表达,其形态与饮用场景的变迁,始终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同频。

无论是通达神灵还是人情往来,无论是觥筹交错还是月下独酌,酒承载着人们的口舌满足,更建构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在诸多历史遗迹中扮演着不可缺席的角色。

从都江堰的千年清流,到泸州老窖的百年窖香;从古老的治水智慧,到传承不息的酿酒技艺,这些至今仍在服务当代的活态遗产,共同诠释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传承智慧。

图片

而泸州老窖对“活态双国宝”的完整守护,不仅为中国白酒行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传承范式,更重要的是,它证明,最顶级的保护不是将遗产束之高阁,而是让它在当代社会系统中找到新的位置,持续创造经济、文化与社会的综合价值。

正如林锋所说——唯有行业携手、与社会联动,才能让白酒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精华观点集萃

中国白酒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本身也是对中国酒文化梳理、价值传播和国际对话的过程。它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系统工程,需要行业协同与社会联动,让“活态”遗产在当代创造综合价值并走向世界。

图片
有奖互动
读者们关注公众号,并收藏、分享文章链接后,可以在评论区谈谈你对中国白酒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申遗工作的认识和建议,我们将在读者中优选3位,每位送出一瓶泸州老窖品鉴小酒。开奖日期为第二日上午。


图片

本文系「北纬28度的浓香」原创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原文转载回复【转载】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