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2月,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累计66.3万千升,累计下降11.2%;啤酒产量累计526.1万千升,累计下降4.9%;葡萄酒产量累计1.5万千升,累计下降25%。
3月18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进口方面,2月啤酒进口量2381万升,同比增长27.4%;进口额22947万元,同比增长14.6%。1-2月啤酒累计进口量4469万升,累计增长27.1%;累计进口额42662万元,累计增长15.6%。2月葡萄酒进口量1458万升,同比增长26.8%;进口额64511万元,同比增长39.4%。1-2月葡萄酒累计进口量4107万升,累计增长11.1%;累计进口额186452万元,累计增长56.9%。出口方面,2月啤酒出口量4968万升,同比增长25.4%;出口额23985万元,同比增长24.7%;1-2月啤酒累计出口量11180万升,累计增长11.7%;累计出口额55612万元,累计增长17.0%。
3月21日,2024年白酒行业年度数据出炉:989家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白酒产量414.5万千升,同比下降1.8%;白酒行业销售收入7963.84亿元,同比增长5.30%;白酒行业利润2508.65亿元,同比增长7.76%。
3月18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陶学周陪同泸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市总工会主席李堂兵一行调研宜宾五粮液集团,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强,市酒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3月18日-19日,市决策咨询委副主任宋洪飞带队赴高洲酒业、永乐古窖、安宁烧酒、国美酒业、怡宾酒业、宜泉酒业开展《宜宾白酒产业发展研究》重点课题实地调研,并围绕宜宾酒产业发展交流座谈。市酒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陪同参加。
3月19日-20日,省委政研室杨奎处长一行来宜专题调研川烟、川酒产业发展情况。市酒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并参加座谈。
3月19日下午,市酒业发展局带队调研高洲酒业(成都)营销中心,详细了解企业关于品牌年轻化转型、消费场景拓展、“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等创新实践。
3月20日,“相约蓉城 浓韵天下”2025“五粮浓香核心产区”推介会暨新品发布会借势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举办。作为全国糖酒会期间的重要产区活动,宜宾以“五粮浓香核心产区”为名,通过产区优势推介、“中国酒肆”文旅融合项目发布、战略合作签约及新品首发四大环节,向全国经销商、行业专家全方位展现“中国酒都”的深厚底蕴与创新活力,为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3月21日,市酒业发展局带队调研叙府酒业、竹海酒业、永乐古窖等宜宾产区重点参展企业在糖酒会期间布展情况,详细了解产品陈列创新、品牌文化呈现、客户接待服务及市场反馈情况,并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就展会营销成效、渠道布局深化等问题进行现场交流。
3月21日,市酒业发展局带队到叙州区香酒坊酒厂开展安全生产、环保检查等相关工作。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批准发布<工业用合成盐酸>等27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和9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修改单的公告》。其中,GB/T 22211-2025《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五粮液酒》作为白酒行业的重要标准,将于6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体系进一步完善,为五粮液酒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权威技术支撑。
3月18日,安宁烧酒总投资1.2亿元的5000吨生态智酿车间项目竣工投产仪式圆满举行。此次安宁烧酒生态智酿车间竣工投产圆满完成,标志着安宁烧酒在智能化酿造领域迈出关键一步,既传承了“川法小曲固态发酵”工艺又展现了宜宾千年酒文化的延续,为宜宾酒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
贵州精品酒标准于近日发布。标准从原料、酿造工艺、质量控制、感官评价等多个方面对贵州精品酒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和要求,为贵州白酒的品质提升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保障,“贵州精品酒”评选活动也于同期启动。
3月20日,2025年春分论坛合成生物学创新与发展大会举行。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表示,茅台以现代科技为支撑,深入探索传统酿造工艺中的微生物密码,形成了协同、配合、平衡的“时空法”体系。未来茅台将主动拥抱合成生物学技术,立足微生物资源优势,挖掘菌种资源,开发合成模块,并积极探索产业运用场景;依托IT(信息技术)、BT(生物技术)、FT(食品科技)、MT(材料技术)的“4T”创新体系,将前沿科技深度融入ESG战略实践,通过前沿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链绿色升级,加速自身绿色化转型。
3月18日-19日,湖北石花酒业2025战略合作伙伴年会召开。会上,湖北石花酒业董事长、总经理曹卢波表示,2025年公司将继续在营销模式上大胆改革、精准发力,做好产品的分类、分级细化运营。以“三宴三赛”活动为纽带,讲好中华老字号与非遗故事,推动数字化营销与品牌AI化。同时强化并优化“金字号经销体系”建设,培育、打造大商文化,在产能品质上继续升级、持续发力,将“茶酒旅融合”打造成合作伙伴和消费者品牌体验的核心平台和消费新场景。
编撰丨吴颖艺
一审一校|吴颖艺
二审二校|曾俐娜
三审三校|夏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