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精华观点集萃

1.2019年,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批准,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成为全行业、全省首批、也是唯一一家获得独立招收资格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3.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主要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医药健康、文化传播、经济管理、品牌营销等领域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

图片

文|浓香文酿团队

“以有限的人类智慧理解无限的自然奥秘,这一进程永无终止。”这句话出自世界杰出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这位站在科技之巅的巨擘,终其一生都在为青年科技人才的培育而殚精竭虑。

他提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必须培养数以千计带头的高级科技人才。青年博士必须在学术活跃的环境中,再经过2至6年独立工作的训练,才能渐趋成熟。

在他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开始实施博士后制度。博士后群体成为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成为国家战略人才的重要力量。

图片

2003年,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成为行业最早一批建立工作站的企业。此后二十余年,这里宛如一眼流动的泉水,形成了可观的人才集聚效应,为行业持续输送着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成果。

这是浓香鼻祖在传统技艺之上书写的另一个故事。细细梳理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足迹,跨越两个世纪的人才培育体系跃然于纸上。

图片

提起“博士后”“科研”,最先浮现在脑海中的,或许是一串串复杂高深的代码,一条条神秘莫测的数据;又或许,是如王羲之笔下“群贤毕至”一样高雅的学术“桃花源”,漂浮于人间烟火之上,普通人难触其迹。

但白酒行业不同。自“三大试点”之后,虽然白酒酿造的科学性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但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酿造饮品,白酒在愉悦舌尖的同时,也承担着塑造精神世界和味觉文明的双重责任。

图片

所以,当其他行业侧重于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之时,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白酒,还需要始终坚守传统技艺的匠心内核。

正因如此,白酒行业的科研工作往往更需要包罗万象、海纳百川。

时间回到2008年前后。那一时期,消费税改革加快了白酒产品的高端化趋势,原材料价格上涨、消费环境变化、品类创新趋势明显等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为白酒行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流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片|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以工作站建设为契机,积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培养了多名行业顶尖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怀抱科研热忱的博士来到泸州,成为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

彼时,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的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历经5年的经营,成为行业内率先践行高层次人才培育的科研高地。

图片

沿着高端人才战略规划与国家级产业战略构想不断向前,泸州老窖踏出了一条前瞻性与实干性并重的道路。

为什么泸州老窖会在很早之前就坚定地选择这条道路?

在当年的媒体采访中,泸州老窖阐述了自己对于人才战略的理解:“泸州老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对于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人才资源是泸州老窖的第一资源,也是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力支撑。”

正是这种前瞻性的人才战略意识,让泸州老窖开启了以人才培育驱动科技创新的发展模式,为日后壮大产业集群埋下了伏笔。

作为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主要负责人,敖宗华攻读博士之后,就一直在我国发酵工程学科的诞生地——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执教,后成为泸州老窖首批引进的博士。他坚定执行公司对工作站的“三高”核心定位:聚集行业高端专家、培养行业高级人才和贡献学科高价值成果。

2020年末,由泸州老窖牵头制定了行业首个窖龄酒标准,王松涛博士后对“老窖产好酒”机理的深入剖析对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图片|王松涛博士后研究了“老窖产好酒”的机理,发现随着窖龄增加,窖泥色泽性状更适宜微生物生长;窖泥中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生长的成分逐渐富集,并形成了嫌气和厌氧细菌等老窖泥特征微生物种群。随着窖龄增加,所产酒质更丰满、更协调、更舒适。依托该研究成果,泸州老窖获批行业第一个窖龄酒标准(窖龄酒,泸州市酒类行业协会团体标准T/TAOWBOL 003-2020)。

与王松涛博士后一样,袁瀚博士后也致力于解读好酒背后的科学原理。他将国窖1573作为研究样本,梳理出“地、窖、艺、曲、水、粮、洞”等七大核心要素,揭示了国窖1573卓越品质背后的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为其“七星盛宴”品鉴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素材,为行业广泛效仿。

图片|地、窖、艺、曲、水、粮、洞,带你领略泸州老窖七大酿酒资源。

在科学之外,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同样塑造着一瓶好酒的话语体系。

李文学博士后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泸州老窖封藏大典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释,为泸州老窖封藏大典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提供了研究基础,成为传统酒文化在新时代的赓续。

图片|李文学博士后在对中国古代饮酒礼和泸州及其周围地区的饮酒礼俗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泸州老窖封藏大典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释。以该研究成果为基础,泸州老窖封藏大典成功入选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23年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封藏大典作为传统酒文化的时代创新,受到行业广泛效仿。

除了这些沉甸甸的科研成果,工作站也在不断探索酿酒技术的边界,逐渐“解锁”了许多接地气、有烟火气的生活场景。

比如聂鑫博士后牵头完成的“高端白酒烹饪料酒”项目,李小林博士后用酒糟研发出的全球首个粉色毛木耳新品种等。

这些成果的价值不仅在于整个白酒行业,还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精神世界等多个领域。

图片|李小林博士后研究了酒糟基质化栽培国内外首个粉色毛木耳新品种,获得泸州老窖白酒糟基质化栽培粉色毛木耳预处理工艺及高效栽培配方,实现酒糟高值化利用。

回到故事的起点,为什么一个人才济济、全面发展的科研工作站能够在泸州站稳脚跟、发光发热?

水质、土壤、气候、气温、微生物……从泸州自身来言,这里地处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地带,拥有难以复制的生态优势,吸引聚集了一众酒企,随之而来就有酒业人才。1619口连续使用百年以上的老窖池,持续生香450余年的1573国宝窖池独树一帜的发酵环境,更是探索微生物生长轨迹的绝佳场地,成为吸引高端人才的“金字招牌”。

图片|泸州老窖持续使用450余年的国宝窖池

另一方面,工作站的强盛也离不开泸州老窖对高端人才培育的前瞻性眼光和强大的科技实力。

但最为核心的,还有泸州老窖自20世纪就已经发轫的人才培育体系。

图片

2015年11月12日,在江南大学的会议室里,一个特殊的会议正在举行。

这是泸州老窖与江南大学联合培养赵金松博士后的开题报告会。研究期间,赵金松以中国浓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既让白酒做出适应国际化趋势的调整,又保留了中国白酒风味和风格的本质,由此形成6项专有技术,其中2项获得专利授权。

图片|2015年11月12日,泸州老窖与江南大学联合培养赵金松博士后开题报告会在江南大学举行。赵金松博士作了“基于风味导向的中国白酒国际化研究及应用”项目开题报告。该报告分别从项目的背景、研究方法、技术思路、项目的创新点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对报告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一致认为该研究选题切合当前国情与时机,具有实用性,研究方案的技术路线可行。

2019年,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批准,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独立招收博士后资格,成为全行业、四川省首批,也是唯一一家获得独立招收资格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对于泸州老窖来说,这是一座新的里程碑,也是新的起跑线。

在酒业之外,工作站还围绕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医药健康、文化传播、经济管理、品牌营销等多个领域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

图片

自中国正式实施博士后制度以来,这项制度就承担着科技强国、培育人才的两大使命。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之时,培育科技人才,实现自立自强,是事关国本的战略性任务。

但人才的培育标准是什么?

图片|未来10年,数智科技与各行各业将深度融合

在业内一次重要会议中,中国酿酒大师,首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第22代传承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沈才洪曾鲜明提出,每一个行业都应该有工匠精神。而未来10年,是数智科技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升级发展的加速期,也是传统产业搭乘数智快车实现提质增效、创新突破的历史机遇期。

“对于肩负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使命的头部名酒企业而言,应树立起创新意识,勇敢开拓出一条贯通营销端、生产端、管理端全链路的数智化嬗变之路。”

图片|泸州老窖博士后开题报告会现场

由此,泸州老窖形成了成熟的培育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

从招生阶段开始,博士生需要跟自己的导师确认研究方向和主要课题,并在一年内举行开题报告会。国家院士、行业专家、高层领导及业务骨干将悉数到场,确保课题既具备科研价值又能够紧密服务于白酒行业。

图片|正在进行课题研究的科研人员

在课题研究期间,工作站将组织例行检查,跟进课题的关键节点,实时把握进度,确保课题最终能够落地,顺利通过验收。

此外,支持博士后参与国家、省、市重大项目科研或重点企业(项目)关键技术,形成“引进一名人才、突破一项技术、培养一批骨干”的链式效应。

图片

更着力为进站博士后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如果发现有重大意义或突出表现的科研选题,工作站还会协助博士后申报科研项目奖励,为项目成果转化给予资源扶持等。

前文中提到的“白酒烹调料酒”“粉色毛木耳”等特色项目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扶持。

图片|正在进行项目实验的科研人员

截至目前,工作站已经培养博士后88名,在站58名,顺利出站30名,培育的硕士生更是数量庞大。

依托于强大的人才储备,在站期间,博士后获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15项,省博士后资助4项,含特别资助一项(当年100余项获批资助项目中只有5项特别资助)。2020年工作站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后工作站(前6%)、获博士后优秀工作者1名(前2%)。

图片|泸州老窖暨成都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后江南出站报告会

另一方面,工作站持续建强资源体系,积极拓展“朋友圈”,扩大“共建共享”影响。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一流高校院所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为整个行业孕育并输送大批具备技术实力与深厚学术底蕴的精英人才。

以人才洞察为起点展开,一个课题的诞生到落地再到转化,泸州老窖全程深度介入,主动赋能,并积极促成对接,构建了一套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培育与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图片|2023年四川省博士后联谊交流走进泸州活动

自20世纪50年代起,泸州老窖毫无保留地在全国推广传播浓香技艺,开启了一个酒业“黄埔军校”的时代。

而在新的世纪,透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累累硕果,黄埔军校2.0的时代已然来临。

图片

2024年6月,泸州老窖发布了“十三五”以来的十大科技成果。

这些成果涵盖酿造微生物研究、窖泥复刻技术研发、智能酿造、智能制曲、智能包装等内容,映射出泸州老窖对中国酿酒科技做出的前瞻性探索。

图片

站在时间的轴线上回望过去的一个世纪,彼时的泸州老窖,率先以科技创新驱动行业高速发展,成为中国白酒查定总结的先行者。

从20世纪50年代起,泸州老窖先后举办了数十期酿酒科技技术培训班,培养了数以万计到核心技术骨干,为中国白酒行业的蓬勃发展贡献了最为核心的人才力量。

图片|20世纪50年代起,泸州老窖在全国举办的酿酒培训班合影。

如今,新时期的“黄埔军校”大幕正缓缓揭开。它承接了浓香技艺薪火相传的内核,以成果转化的方式,持续为中国白酒提供科技支持、培养高端人才。

这也意味着,中国白酒酿造技术已经从传统工艺的代表,过渡为驱动中国酒业迈向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新质生产力标杆。

图片|建站以来,工作站吸引和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技术过硬的人才,出站博士后已成为各个领域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经过二十年的建设,泸州老窖博士后工作健康发展,形成了人才集聚效应,为行业培养和储备了大量的高层次人才。

新质生产力显在何处?从工作站的故事中,不难找出答案:一个锐意进取的核心领导团队和具备高效执行力的队伍就是企业真正的生产力。

“未来,泸州老窖也会持续性开展高端人才培养、不断聚集权威专家,如同队伍前列的‘旗手’,让更多人看见科技的力量,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敖宗华说。

图片|2023年10月,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团队,参加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

从20世纪的口传心授到如今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泸州老窖对酿酒技艺的传承实现从经验化到规范化的转型,并正逐步过渡到数字化、智能化。

站在科技的风口上,工作站正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尖端技术与白酒酿造技术的深度融合与革新,为抢占核心技术高地提供强劲动力。

图片|泸州老窖先后组建了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固态酿造技术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家和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孙宝国曾说过:“科研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它更是一种使命,一种对知识边界不断推进的使命。科研人员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识别那些能够为产业带来变革性影响的创新点,具备捕捉新技术及转化的敏感力。”

作为白酒科研人才培育的核心“大脑”,工作站承担的使命早已不止服务于一个企业,而是服务于整个行业。一大批具有引领性、创新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正在让工作站加速成为白酒产业新质生产力的策源地和资源聚集地。

工作站所坚持的“三高”核心定位,就是在发挥所拥有的高端专家库优势,指导博士后高级人才挖掘白酒产业链每一个环节的科研价值,创造更多贴近生活、贴近消费者的使用场景,从而积极扩大文化传播、品牌营销等多个领域的影响力,吸纳更多新生力量,打破刻板印象,引导社会形成健康饮酒的风尚。

正如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所说,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未来发展方向应既立足于泸州老窖,立足于酒产业,讲清楚白酒的品质文化故事,让中国白酒的质量看得见,同时又不能仅限于酒产业,还应有一种责任和使命去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对健康产品食品的需求,并积极将研究成果落地转化为生产力。

图片

2023年,川渝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泸州)先进技术研究院“揭榜挂帅”项目签约仪式、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开题(出站)报告会在泸州落下帷幕,共同见证了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走过的第20周年。

如今,又一年春天已至,万物盎然。一个既有科技高度,又有人文温度,既有技艺传承,又有人才哺育的浓香技艺传承人群体,在时代的簇拥下,为行业转型升级奋斗的步伐愈加坚定。

有奖答题活动
读者们关注公众号后,可以在评论区参与有奖答题活动。我们将在给出准确答案的读者中优选3位,每位送出一瓶泸州老窖1952小酒,开奖日期为第二日上午。

【单选题】(   )年,泸州老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成为行业最早一批建立工作站的企业。此后二十余年,这里宛如一眼流动的泉水,形成了可观的人才集聚效应,为行业持续输送着具有重要意义的学科成果。

A.2003

B.2005

C.2008

D.2018

图片

本文系「北纬28度的浓香」原创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原文转载回复【转载】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