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茅台循环产投公司通过资源化利用酒糟,形成年处理30万吨以上酒糟能力,并采用创新工艺年酿造优质酱香基酒1.5万吨,实现年利税超4亿元。
摘要:茅台循环产投公司通过资源化利用酒糟,形成年处理30万吨以上酒糟能力,并采用创新工艺年酿造优质酱香基酒1.5万吨,实现年利税超4亿元。
面对白酒行业面临的“量价双降”困境,四川省酒业协会副会长张建平高度评价了李后强提出的基于量子思维的白酒产业理论突破。文章指出,传统牛顿力学思维已难以适应白酒行业的新挑战,而量子思维强调不确定性与相关性,为白酒营销、产品创新及生态共建提供了新的路径。通过AI技术的应用,白酒企业可实现从确定性到概率性的跃迁,推动行业从“产品为中心”向“生态共舞”转变,最终实现范式革命。
在贵州茅台2024年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茅台高管针对包括增长目标、国际化战略、直销收入占比变化、茅台1935市场定位等在内的32个热点问题作出回应。茅台通过“真善美”战略,强调以真诚、善念和美好构建品牌价值,应对行业从“熵增”到“熵减”的转型挑战。茅台还坦诚回应了茅台1935的市场定位与未来规划,并通过产品创新和管理优化保持市场韧性。此外,茅台通过持续创造情绪价值,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展现了应对调整期的信心与能力。
2024年,19家上市酒企合同负债总额达559.85亿元,同比微增5.22%,三年来首次实现正增长。头部酒企凭借品牌力和渠道掌控力实现合同负债增长,而区域酒企则普遍承压。合同负债作为白酒行业的“蓄水池”,不仅反映经销商拿货积极性,也成为洞察行业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长江酒道分析指出,白酒行业正从粗放式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头部集中化趋势愈发明显。
近期,中酒银河科技(郑州)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傅琥通过对茅台镇约30家酒厂的走访调研,对酱酒行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做出判断。他认为,酱酒行业低谷至少还将持续三年,但行业将在2025年至2027年后逐步回暖。傅琥指出,目前是抄底酱香基酒的好机会,同时企业定制和小批量定制业务成为增长亮点。此外,他建议酒企应保持合理利润、坚守诚信原则、拥抱互联网并创新客户服务,以应对行业挑战。
为响应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酒业协会指导,多家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白酒三级、四级品酒师培训将于2025年6月中下旬在海南海口举行。本次培训聚焦品酒技能提升,并探讨消费升级趋势下的渠道创新与品牌年轻化策略。符合条件的学员可通过相关申报条件参与培训并获得由人社部门备案的第三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及行业自主评价证书。培训采用无纸化考核方式,报名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15日。
在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正获此殊荣。他以坚定信念和锐意进取的精神,推动西凤酒实现从传统酿造到现代化生产的转型,并通过“三链协同”战略提升企业竞争力。张正注重品质保障与文化传承创新,使西凤酒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展现了新时代劳动者的责任与担当。
2025年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0.3%。尽管酒类价格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0%,但这是市场供需关系优化的结果,有助于行业去除泡沫。价格调整不仅刺激了消费热情,还促使酒企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动酒类市场向健康稳定发展。
近期,全球金价持续攀升,伦敦金价格已突破3200美元/盎司,且上涨空间依然可观。本轮金价上涨与全球央行购金趋势密切相关,各国央行正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减少对美元和美债的依赖,转而增加黄金储备。与此同时,美国信用背书的弱化进一步推动了黄金市场的地位提升。对于酒企而言,信用背书成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竞争力,从品质保障到品牌信任,再到社会责任与消费者认同,良好的信用背书不仅提升了市场信任和产品溢价,还增强了供应链效率和消费者忠诚度,未来将更加注重透明供应链、数字化互动与价值观共鸣,实现从“产品可信”到“生态可信”的升级。
5月13日,杜甫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登陆港股,成为中国环保能源更名后的“诗酒第一股”。此举不仅标志着杜甫酒业迈向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也为其品牌全球化传播和绵竹白酒产区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凭借强大的品牌价值、优质的产品力以及文旅融合的创新模式,杜甫酒业未来规划涵盖生产扩建、渠道扩张及酒旅融合等多个领域,目标直指“世界品牌500强”。然而,港股的成熟机制既带来机遇,也伴随挑战,杜甫酒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稳步前行,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