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执笔 | 扬   灵

编辑 | 古利特


在中国酒器发展史上,鸡首壶是较为特别的存在,因其是以鸡头作为壶嘴的器物,又称为鸡头壶、天鸡壶。


历史上鸡首壶最早出现在东吴地区,是越窑、瓯窑的一种新产品,后来全国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主要生产窑口在浙江、江苏北部、安徽部分窑场及江西洪州窑。


图片


鸡首壶的诞生和消失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有着极大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动荡,鸡在古代是吉祥之禽,发音与“吉”谐音,寓意吉祥,才将鸡的形象赋予日常生活的器具之中,表达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到了唐朝百姓安居乐业,人们不再需要把对吉祥安静生活寄托于鸡首壶,于是鸡首壶渐渐淡出生活日常。


图片


实际上,鸡首壶最初的功能是装饰品,造型多为闭口尖嘴和短尾,后来才慢慢演变为盛酒器,在不同时期,鸡首壶的形制也有所不同。


西晋时鸡首壶的壶身、壶颈比较矮,鸡尾较小,呈现矮胖敦实的特征;东晋时期的鸡首壶圆腹盘口壶,但鸡首下有短颈,并首次出现以鸡尾作把柄的情况;南北朝时期的鸡首壶瘦高,装饰也从简到繁;隋唐时期,鸡首壶数量剧减,造型结构、比例尺度都趋于失调,使用功能也随之衰退。


图片


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这件青釉褐彩鸡首壶,烧制于东晋时期,口径5.5厘米,高15.4厘米,壶盘口,鸡首状短流,鼓腹,平底。肩部两侧有桥形系,并有一弧形柄连接口沿。通体施青釉,壶口与鸡首处点缀褐彩,有画龙点睛之妙。


有资料表明,东晋早期鸡首壶在南方已是普遍使用的酒器,此时期的瓷器造型开始转向注重经济实用,因此鸡首壶的流从实心变成了圆管形空心为实用流,褐斑点彩在东晋是创造性的装饰手法,多采用于点、绘施上釉彩,点彩一般在动物的醒目位置,如鸡首壶的眼睛、流嘴、双系、盘口等。


图片


再来看看南北朝时期的青釉鸡头壶,与两晋时期相比造型变得高大,肩部由溜肩演变成为丰肩,直腹。


南北朝时期,北方制瓷业的兴起受到了南方制瓷业一定的影响,以鸡头作流的壶在北方也开始出现,这件以莲花瓣纹作装饰的鸡头壶表现出南北青瓷相融合的时代特征。


图片


对比之下,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鸡首壶器型的变化,到了唐朝时期,鸡首壶虽然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流”倾倒液体的功能并未随之消失,被执壶延续,执壶逐步发展成为酒器的重要形制之一。


总的说来,鸡首壶不仅寄托了战乱时期人们对美好、安定生活的向往,将艺术美感与实用性完美结合,体现了艺术价值,同时也是中国陶瓷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并为瓷器业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实物资料。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