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浓香文酿团队
2025年6月,怀揣着期待已久的心情,中国台湾省网红馆长陈之汉踏上这片令他向往的土地,开启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
在这里,他体验了平稳快速的磁悬浮列车,参观了风靡一时的《黑神话:悟空》展览,在与汪小菲于麻六记相聚时,二人品尝着川菜,搭配着国窖1573,在美食与美酒的交融中,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体会。
在两岸文化中,酒始终与“家国”“团圆”“传承”情感紧密绑定,在重要的人生节点与欢庆时刻,饮酒场景传递出的情感内核高度一致。
春节年夜饭上,人们在杯中斟满美酒,祝福“阖家安康、国家兴旺”,并叮嘱晚辈“慎终追远、饮水思源”。
中秋赏月时,大家有着“举杯邀明月”的习俗,人们会在月下共饮,从故乡记忆聊到家国情感,酒液里满是对“根”的眷恋。
文化符号的共鸣,让美酒佳酿成为连接家国情感的无形纽带,而这种纽带在大众视野中正愈发清晰。
玉瓯无缺,琼浆庆圆:一瓶美酒里的团圆守望
何以中国?
|图为何尊。何尊的铭文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记载相吻合,证实了武王克商后向天祭告以及营建洛邑的战略意图,弥补了史籍的不足。与此同时,何尊是第一个出现“德”字的器物,证明了周王朝以德治国的理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图源:视觉中国
中国近现代古文字学家、古器物学家于省吾在《释中国》的文章中提到,最早关于“中国”的记载出自西周早期被称为“何尊”的青铜器铭文。
1963年,何尊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县贾村,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唯王初壅,宅于成周。……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意为:周武王战胜了“大邑商”,就问天卜告说,我将居住在这中国之地,从此治理这里的民众。
|图为何尊铭文中“宅兹中国”的历史记载,这里的“中国”是方位词,指天下的中心,即今河南洛阳一带。图源:视觉中国
何尊铭文里的“中国”,是指“位居中部方位的区域”,并非代表疆域空间的含义。
但“宅兹中国,自兹乂民”的宣言,不仅表达着中国古代“居中而治”的执政观念,也体现出了最朴素的家国情怀——把山河版图刻进酒器,让每次举杯都满怀敬意。
国窖1573的包装设计,如同一件行走的文化标本,将450余年的历史沉淀、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与匠心独运的艺术表达熔铸一体,在瓶身方寸之间构建出一幅立体的家国图景。
整体审视酒瓶主体便会发现,国窖1573采用的红色,并不同于普通红色那般浮夸艳丽,而是浓郁中透露出一种庄重。究其原因,这种色彩乃是采用了炽烈蓬勃的国红色,这是独属于炎黄子孙的精神底色。
外盒特意采用上红下金的双体结构,红金配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向来是尊贵、奢华的象征,常用于宫廷建筑、重要礼器的装饰,从整体色调上营造出类似玉玺的庄重感。
在国窖1573的瓶身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对宋代美学的致敬尤为深刻。
酒标上端庄的残宋体“国窖”二字,镌刻在传统建筑瓦当图形中。兴起于宋代的字体,承载着中华印刷文明的高峰,与诞生于明代的1573国宝窖池群形成时空对话。
鲜为人知的是,点缀瓶身的96颗金星,寓意着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让每一位看到酒瓶的人,都能瞬间涌起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国窖1573瓶身上点缀的96颗金星
当玉玺般的外盒打开,金色牡丹花的基座便映入眼帘。
牡丹,素有“国色天香”的美誉,其盛开时的绚丽姿态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国窖1573将牡丹造型融入包装底座,既寓意其品质非凡,又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
总体而言,国窖1573的包装独具一格,包含了五个“国”元素的独特文化内涵,即“国红”(中国红)、“国体”(残宋字体)、“国玺”(整体包装造型)、“国土”(瓶身背面的96颗星)、“国花”(牡丹花包装底座)。
|国窖1573的整体包装设计
但最引人深思的还是瓶身的“不圆满”设计:瓶身背面有一道明显的切面,以不圆满的几何形态,似乎隐喻着些许遗憾——待玉瓯无缺日,且以琼浆庆团圆,九州圆满之时,人们定以美酒欢庆团圆。
泸州老窖将家国情怀融入造型语言的设计,让包装超越了商品属性,成为承载民族情感的文化图腾。
值得一提的是,明万历元年,泸州武举人舒承宗选址城南营沟头,采用城外五渡溪岛上的优质黏性黄泥,和以凤凰山下龙泉井水筑窖酿酒,创办“舒聚源”作坊,“1573国宝窖池群”由此开始了酿造历史。
“台湾”作为全岛的通行称谓,并被收入官方府志,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清代首任诸罗知县季麒光整理的《蓉洲文稿》记载:“万历间,始称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收复台湾,次年设台湾府与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在台澎分别驻军,设官治理、筑城戍守,宝岛台湾得以统一于清朝中央政府之下。《续修台湾府志》为清代中央政府在台湾设府后由台湾地方官主持修撰的地方志,其建置篇中详细记载了《蓉洲文稿》中万历年间有台湾称谓的事实。图源:中国国家图书馆
二者在同一历史阶段的“成型”,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个是中华物质文明在农耕腹地的深度沉淀,一个是中华文明对边疆疆域的具象守护,共同构成了万历年间“家国一体”的历史图景——对内,以技艺传承守护文明根脉;对外,以疆域认同巩固国家统一。
国窖1573将地理空间转化为视觉符号的设计,让酒瓶成为微缩的“中国地图”,饮酒时的举杯动作,便有了“敬山河、敬家国”的仪式感。
这种跨越文化的共鸣,证明家国图腾具有超越语言的传播力,能让白酒包装成为国家形象的组成部分。
非遗活化:传统技艺的当代表达
自古以来,器物常常寄托着人们对家国的美好愿景。曾在故宫展出的“金瓯永固杯”,正是如此:它不仅是清宫元旦开笔仪式的御用器物,更承载着对江山稳固、国运绵长的祝福。
|金瓯永固杯是清代乾隆年间的宫廷礼器,也是中国乃至世界金银器史上的巅峰之作。图源:视觉中国
数百年后,这份寄托在另一种器物中延续。
2023年中秋佳节,国窖1573以非遗为媒,携手国风守艺人雁鸿,以中国掐丝珐琅制作技艺打造“福贵满枝”主题作品。
作品紧扣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的核心主题,呈现出宫阙高悬、丛桂满枝的景象。把“月圆人团圆”的愿望转化为可触摸的艺术。
掐丝珐琅,正名为铜胎掐丝珐琅,约在十三世纪末由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
该技艺在综合了青铜工艺的基础上,继承发扬了传统绘画和金属錾刻工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
顶部的广寒宫殿迎风飘立,将国家的概念以一种浪漫的神话元素融入其中,即使在浪漫的中秋情境下,也不忘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追溯与尊崇。
1573片树叶和1200余朵桂花均是采用非遗缠花技艺精心制作,树叶和桂花象征着生命的繁茂与昌盛,亦是对家族兴旺、子孙满堂的祝愿;底部由掐丝珐琅技艺制作而成的陈设圆盘上,19朵缠枝宝相花与24个如意云纹交相辉映,更是对国家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美好向往。
|月映中国,福贵满枝,也正因观月赏桂的习俗,“福贵满枝”作品将创作重点聚焦在桂树意象与月亮的神话元素中,将中秋桂树打造为主体结构。掐丝珐琅圆盘的设计则尽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动气韵。
现如今,掐丝珐琅工艺走出了宫廷高墙,与普通大众的生活产生密切关联。
此外,人民大会堂湖南厅的门拉和门扇,中南海会议厅的暖气罩,首都机场的建筑斗拱和壁饰等专机楼的门套,都可见到掐丝珐琅的身影。
|万历帝金翼善冠,由前屋、后山和翅三部分构成,分别运用518根、334根、70根直径0.2毫米的金丝编织而成。前屋部分用极细的金丝编成“灯笼空儿”花纹,空当均匀,疏密一致,无接头,无断丝。后山部分采用累丝錾金工艺,呈现二龙戏珠图案。图源:视觉中国
2025年端午,国窖1573与花丝镶嵌技艺传承人雁鸿第四次携手,共同打造端午艺术臻品“勇立潮头”。
花丝镶嵌,又称“细金工艺”,其最早追溯至商周时期,它以金丝盘曲焊接成型为基础,融合镶嵌、点翠等技法,将金属的延展性与宝石的璀璨完美结合,历史上一向只用于制作皇家饰品、摆件、屏风等。
|国窖1573将端午的安康祝愿与精神内涵,凝练于金丝祥云、层叠浪涌、竹编艾草等丰富意象中,为全球华人献上一份兼具文化厚度与创新张力的端午贺礼。
非遗技艺的传承,是匠人与时光的博弈,亦是传统与当代的共振。
在“勇立潮头”的外部礼盒上,15739片人形夹片如龙鳞般精密铆合,唤起人们对国家历史中那些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和英雄事迹的记忆;居中位置以花丝镶嵌技艺呈现国窖1573标志,既显宫廷技艺之华贵,又蕴文人雅器之风骨;内盒的八字纹与瓣子纹,则将福泽绵长的智慧凝练在方寸之间;浪花艺术底座以竹编粽叶经纬交织,暗喻凝心聚力、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
从技艺传承角度看,掐丝珐琅制作技艺和缠花技艺同属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数代传承至今。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活态酿酒技艺,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更是传承自公元1324年,在24代传承人的推陈出新之下,不间断地传承了700余年。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通过师徒相承、口口相述的方式,将这一珍贵的技艺代代相传,保持了其完整性和连续性。
每一项传统技艺都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信息,其传承过程中所蕴含的工匠精神,也是家国情怀在文化领域的体现。
2025年3月28日,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的“2025最美酒瓶设计奖”颁奖盛典中,国窖1573酒春酿银蛇纳财荣获金奖。
该产品以中国传统十二生肖中的“蛇”为灵感,将瓶身塑造成盘绕的抽象团蛇造型,瓶体中部以湛蓝色釉彩勾金边的牡丹作为蛇头核心装饰。
牡丹与蛇的祥瑞寓意相得益彰,传达出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足的美好期许。
酒盒包装选用紫檀木雕刻蛇鳞纹理,恰似国家根基稳固,是家庭坚实的依靠。
瓶身两侧的“回纹”装饰,则源自商周青铜器上的雷纹,经设计师改良后形成连续不断的闭环纹样,暗合《周易》中“周行不殆”的哲学思想,隐喻家国文脉的永续传承。
在传统文化中,回纹常被用于祭祀礼器,国窖1573将其置于瓶身,赋予包装“敬天法祖”的仪式感,也与封藏大典中的祭祀传统形成呼应,是为对自然酿造的敬重与坚守。
全球表达:东方美学的世界旅程
2024年1月,巴黎布朗尼亚宫,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开幕活动的重要展品,国窖1573“品味中国年”宫灯在埃菲尔铁塔的背景下散发东方光泽。
|巧夺天工的宫灯,呈现了一场从视觉盛宴,让中国“年文化”的价值有了更为丰满的体现。泸州老窖,怀揣“让世界品味中国”的品牌愿景,自信热情地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在古代,宫灯不仅是皇室威仪的象征,更在重大庆典中承担着营造庄重氛围、彰显国家礼制的功能。其造型之精巧、工艺之繁复,背后是无数工匠的智慧结晶,更是传统手工业技艺水准的集中体现。
国窖1573“品味中国年”将宫灯作为包装设计的核心意象,首先便抓住了中国人对“年”的集体记忆。
|故宫文华殿内静静伫立的宫灯,也是电视剧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清代是宫灯发展的鼎盛时期,康熙至乾隆时期引入西洋玻璃画镶嵌于灯罩,形成“中西混搭”风格。图源:视觉中国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本质上是家与国的情感交汇点——家庭团聚的温馨与对国家安宁的祈愿在此刻交融。
宫灯在传统年俗中,既是照亮归途的指引,也是驱散阴霾的象征,正如《燕京岁时记》所载“每至新年,家家悬灯结彩”。
其亮灯仪式暗含“家国同辉”的隐喻:灯火万家是家的温暖,灯火连城是国的繁荣。
|沈阳故宫内的宫灯 图源:视觉中国
对在外漂泊的游子而言,宫灯不仅是照明工具,更是可随身携带的“微型家宅”,灯影所及之处,便是故乡的边界。
在纽约、伦敦的春节灯会上,有些华人会在宫灯上写下自己对故乡的寄思,“想喝潮汕的凤凰单丛”,“怀念外婆做的灯芯糕”。
宫灯用最温暖的光,让每一个离散的个体,都能在摇曳的光晕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原乡。
这种仪式感的复刻需求,便成了连接“小我”与故土的脐带,将散落天涯的思念串联成跨越时空的家国共鸣。
从整体视觉基调来看,“品味中国年”宫灯以“中国红”为底色,辅以鎏金纹饰勾勒轮廓,红色的热烈与金色的华贵碰撞出浓郁的年节氛围。灯光透过镂空的灯体投射时,红金交织的光影在空间中流转,仿佛将整个春节的热闹与祥和都浓缩其中。
|在巴黎布朗尼亚宫推介会现场,一组通体着金、流光溢彩的宫灯吸引着来往宾客的眼球。这组宫灯以纤细如发的金丝,用掐、填、堆、编、织、攒等非遗技法,勾勒出龙、凤、仙鹤、麒麟四大神兽的造型,其外观之华丽、做工之精微,令诸多国际友人惊叹。
宫灯整体采用紫檀木框架,质地坚硬、色泽沉稳,自古便与皇室文化相关联,象征着尊贵与厚重。框架衔接处的榫卯结构,不用一钉一胶却能严丝合缝。
这种工艺所体现的“和而不同”“各尽其用”的理念,恰如国家与个体的关系 —— 每个家庭、每个个体都有其独特性,却又在社会结构中相互配合、彼此支撑,共同构成稳固的国家整体。
造型上分别选用了龙、凤、仙鹤、麒麟四大神兽作为图腾。龙主题宫灯的灵感来源于“二龙戏珠”的典故,同时也将国窖1573酿酒水源地——四季常满的“龙泉井”元素融入。
十二条形态各异的金龙盘旋在灯体,暗寄前程似锦、万事顺遂之愿;瑞凤衔牡丹而来,当百鸟之首遇百花之魁,二者共同呈现出繁荣富贵的场景;鹤主题则复刻了《瑞鹤图》中“鹤群绕殿”的经典场景,象征健康长寿;麒麟主题宫灯则有七只麒麟附于灯体与顶部,将“才华”与“财富”的吉祥寓意具象化。
|国窖1573“品味中国年”宫灯的细节呈现
更值得玩味的是宫灯的开合结构。不同于固定造型的包装,这款宫灯可通过抽拉机关展开为完整灯笼,展开瞬间的光影变化,恰似“爆竹声中一岁除”的辞旧迎新。
当家人围坐一同展开宫灯,灯光照亮每张笑脸时,“团圆”的意义便超越了家庭范畴,成为对“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潜在投射。
当年轻一代在触摸宫灯包装时,指尖感受到的不仅是紫檀木的温润与花丝的精湛,而是一个民族穿越千年的工艺自信。
据《明史·外国传》记载,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曾向海外诸国馈赠精美灯盏,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使者。
国窖1573通过现代设计语言激活古老技艺,让非遗从博物馆的展柜走入日常生活,实则是在进行一场“文化基因的当代转译”。
它以酒为媒,以灯为形,将中国年的团圆期盼、非遗技艺的匠心坚守与品牌的文化底蕴熔铸为一体,让每一个触碰它的人都能感受到,年味不仅是舌尖的醇厚,更是眼前这抹流淌千年的文化光景。
中国台湾省网红馆长正是这样被触动的个体之一。那一次品饮国窖1573,他感受到的不只是酒香,而是一种跨越海峡、穿透时空的文化温度。
这份情感的背后,正承载着悠长的历史回声。
1573年,泸州国宝窖池初建,开启了四百五十余年的酿造传承;同一时期,中国台湾的名称也逐渐进入史册,成为中华版图与民族记忆的一部分。两岸自古同根相连,在时光长河中共同书写家国的命运。
1999年9月9日,泸州老窖在名酒节期间举行国窖酒世纪 “出酒大典”,将国宝窖池酿造的美酒分装成1999瓶,每瓶1999毫升,且逐瓶编号。
|1999年9月9日,泸州老窖举办国窖酒“世纪出酒大典”,编号为0002号的国窖酒在闻一多《七子之歌》的歌声中赠送给了澳门,0003号国窖酒赠送给了香港。2019年值澳门回归20周年,泸州老窖见证了祖国在统一大业上迈出的坚实步伐。
其中,世纪国窖酒0002号、0003号分别赠送给了香港与澳门。而编号为0001号的世纪国窖酒则被珍藏在泸州老窖博物馆中,待两岸统一后,再赠给中国台湾省。
|泸州老窖世纪国窖酒
当远道而来的同胞接过1573酒瓶时,手掌也曾抚触透明的玻璃,96颗星星就在指尖闪烁。
那一刻,他感受到的,是否正是这一段跨越数百年的文明血脉:同一片土地孕育的技艺与滋味,同一个民族延续的文化与情感。
这份情感不只属于他,而是属于千千万万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处,每一次举杯,都仿佛与故乡同频,与华夏同心。
或许,这就是一杯国窖1573最动人的家国情怀——它让人明白,宴会的灯火与酒杯上的星光,会在过去、此刻与未来,永远照亮回家的方向。
当国庆的荣光与中秋的清辉交相辉映,我们以一杯美酒敬山河无恙,祝家国泰安;更愿天涯同此夜,千里共婵娟。
参考文献:
[1]王元化.释中国[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清)富察敦崇著.燕京岁时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3]李祖春.《明史·外国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4]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总汇.乾隆六年各成做活计清档[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742
[5]徐爽.燕京八绝——花丝镶嵌[M].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8年.
[6](明)李东阳等撰,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广陵书社,2007年.
国窖1573的包装设计融入了“国红”底色、“国玺”造型、象征国土的96颗金星以及“国花”牡丹等极具象征意义的元素,使之成为行走的文化图腾。它让海内外中华儿女,都能通过这些文化符号找到共同的精神原乡,从而强化了民族的凝聚力与文化自豪感,实现家国文脉的永续传承。

【多选题】国窖1573的产品设计被赋予了深厚的家国情怀,下列哪一项内容属于国窖1573包装中的元素( )?
A.瓶身采用的“国红色”与金色牡丹底座,象征着尊贵、奢华与品质非凡
B.瓶身背面的“不圆满”切面设计,隐喻着对国家统一、九州团圆的深切期盼
C.酒标上端庄的残宋体“国窖”二字,承载着中华印刷文明的高峰
D.瓶身点缀的96颗金星,寓意中国陆上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唤起对山河的热爱

本文系「北纬28度的浓香」原创
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原文转载回复【转载】联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