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赤水河左岸 中国酱酒之乡”古蔺酱酒产区宣传暨招商引资推介会将在成都举行。此次活动不仅是古蔺优质酱酒产能突破18万吨后的又一次发声,还涵盖科技赋能、行业趋势等多维解读,同时推介文旅康养及农特产品加工产业链,全面展示古蔺的发展潜力与投资机遇,为酱酒行业注入新活力。
3月23日,“赤水河左岸 中国酱酒之乡”古蔺酱酒产区宣传暨招商引资推介会将在成都举行。此次活动不仅是古蔺优质酱酒产能突破18万吨后的又一次发声,还涵盖科技赋能、行业趋势等多维解读,同时推介文旅康养及农特产品加工产业链,全面展示古蔺的发展潜力与投资机遇,为酱酒行业注入新活力。
十年间,赤水河酱香白酒产业从产值480亿元跃升至1500亿元,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式增长的转变。这一蜕变不仅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成功案例,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文章通过市场、消费者、企业及政府等多维度分析,揭示了酱香白酒产业在品质提升、品牌建设、国际化探索等方面的深度变革,并展望其未来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近日发布的《白酒质量通则》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标志着中国白酒行业从粗放式增长向以品质为核心的精细化发展转型。该文件首次提出面向消费者的白酒品质表达标准化语言,推动白酒品质透明化和国际化。此举不仅提升了生产端的质量要求,还助力白酒企业赢得消费者信任并加速“出海”。然而,中国白酒在国际市场仍面临文化差异和技术挑战,需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应对竞争,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复兴。
2025年3月14日,“高质量发展看川酒·主流媒体产区行”活动走进叙府酒业翠屏山基地。此次活动由四川省酒业研究和发展中心主办,多家主流媒体参与。媒体代表通过参观酿造车间、文化体验馆等环节,深入了解叙府酒业在品质升级、生态酿造及文化传承方面的实践。叙府酒业以“五粮浓香”技艺为核心,依托独特自然条件,实施标准化与数字化管理,展现“传统技艺与科技创新并重”的发展理念。近年来,企业呈现“五增一提升”态势,并致力于ESG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媒体代表高度评价叙府酒业的发展成果,表示将通过深度报道推广其“生态密码”与“创新基因”,助力川酒品牌国际化进程。
3月14日,泸州老窖召开自媒体矩阵管理培训暨2024年通讯员表彰会议,来自公司各体系及合作伙伴的150余名新媒体运营人员参会。会议聚焦品牌宣传培训,邀请内部专家就品牌建设、广告宣传、新闻报道规范等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并对2024年度表现突出的通讯员及团队予以表彰。企业文化中心总经理李宾强调,宣传工作需坚持“完美主义、专业主义、宣传主义”三大原则,鼓励通讯员提升专业能力,讲好品牌故事,推动企业文化传播迈向新高度。
中国美酒不仅仅是茅台、五粮液等巨头的天下,各地中小酒企及特色产区正通过集群效应和产区制度建设,逐步构建起独特的竞争优势。从邛崃产区的成功转型,到赤水河谷等地的标准化体系建设,中国白酒产区正在从地理标识向文化IP、生态协同等多维度发展。在全球烈酒竞争中,中国白酒通过“国家美酒”评价体系等创新举措,不仅为中小酒企开辟生存空间,还致力于在全球烈酒价值体系中讲述可被世界读懂的中国品质语言。
在酱酒行业深度调整期,贵州杜康凭借“酒祖杜康”文化IP与茅台镇核心产区优势,在一年内实现从行业新锐到现象级爆款的蜕变。其“1+3+N”产品矩阵覆盖高端、中端及大众市场,通过体验式营销和圈层深耕实现逆市增长,成为酱酒行业结构性增长的典型案例。2025年春糖会上,贵州杜康将推出全新百元价位产品,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2025年中国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清香白酒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达1200亿元,成为经销商的新机遇。在次高端市场竞争加剧、区域酒企面临挑战的背景下,清香白酒凭借高性价比受到消费者青睐。3月22日,“风土生香 清满中国——第二届中国酒业清香领航者大会”将在成都召开,聚焦清香白酒未来发展,探讨竞合共赢新模式,并启动“清香产区行”年度科考行动,推动清香品类的产区结构化发展。
习酒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白酒企业,秉承“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历经73年发展,逐步形成以工艺传承、科技创新、生态守护和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四维密码”。在酱酒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的时代,习酒持续加大投入,推进产能扩张和技术革新,同时注重生态保护与消费者权益保障,致力于酿造高品质美酒,以实现“弘扬君品文化,酿造生活之美”的企业使命。
3月12日,郎酒召开红运郎运行沟通会,宣布2025年市场运行战略,红运郎即日起暂停发货,年度总控300吨并按份额投放。此举旨在强化品牌稀缺性和市场掌控力,巩固超高端市场地位。红运郎依托郎酒庄园的「生长养藏」酿贮法则,以「12+30」年份标准打造极致品质,并通过圈层活动深化品牌影响力,致力于成为超高端白酒领域的「挑战者」,开启全新增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