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届中国(广州)国际名酒展在广州广交会馆拉开帷幕,展会以“融合与突围”为主题,汇聚国内外核心酒类产区代表。展会期间,中国酒业全球化进程释放出三大战略信号:一是白酒出海从“选择题”升级为“生存题”,强调借助平台和文化体系突破海外市场;二是米香型酒通过文化溯源和品质升级寻求“千年突围”;三是产区竞争从单极走向多极,形成合纵连横的新格局。此次展会不仅是行业风向标,更是中国酒业迈向国际蓝海的关键起点。
第34届中国(广州)国际名酒展在广州广交会馆拉开帷幕,展会以“融合与突围”为主题,汇聚国内外核心酒类产区代表。展会期间,中国酒业全球化进程释放出三大战略信号:一是白酒出海从“选择题”升级为“生存题”,强调借助平台和文化体系突破海外市场;二是米香型酒通过文化溯源和品质升级寻求“千年突围”;三是产区竞争从单极走向多极,形成合纵连横的新格局。此次展会不仅是行业风向标,更是中国酒业迈向国际蓝海的关键起点。
在白酒行业面临宏观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及企业自身周期“三期叠加”的困境下,茅台与五粮液的高层会面释放出行业生态重构的重要信号。双方提出以“竞合”代替“内卷”,通过价格、场景、技术与生态等多维度合作,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此举不仅标志着头部企业角色从“分蛋糕”向“做蛋糕”的转变,也为白酒产业的未来价值坐标提供了新方向。
2025年中国白酒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经济增速放缓、消费分级加剧、名酒价格倒挂等问题使行业压力倍增。区域酒企面临全国名酒下沉及行业环境的双重挤压,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数据显示,2024年白酒上市公司营收增幅普遍不高,行业TOP5企业占销售额比例持续攀升,马太效应加剧。区域酒企需通过产品、市场、品牌、组织、数字化及政府关系六大策略应对危机,实现突围与可持续发展。
仰韶酒业通过香型创新、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已成为豫酒龙头,并重启全国化战略。此次仰韶将目光投向海南市场,计划借助其独特市场模式和超高性价比的“藏系列”产品,掀起一场陶香风暴。仰韶将以海口为样板市场,结合“经销商模式”与“品牌运营商模式”,深耕海南各地市县,同时延续“三会三宴”策略,主攻宴席与国际化会议市场。仰韶彩陶坊·藏系列产品以其价格优势、香型优势和性价比优势,有望在海南市场占据重要地位,为仰韶全国化战略注入新动能。
2025年5月,贵州茅台集团启用青年偶像张艺兴作为其全资子公司茅台文旅的首位代言人,标志着白酒行业在年轻化转型与酒旅融合上的深度探索。此举旨在通过明星效应与文化共鸣,将白酒消费从传统的商务场景转向年轻人喜爱的娱乐与文化体验场景。白酒行业正面临消费群体代际转换的挑战,酒旅融合成为头部酒企的共识,不仅拓展了消费场景,还提升了品牌溢价与地方经济活力。茅台与张艺兴的合作,是传统酒企应对代际断层危机的创新尝试,也是白酒行业从“产品输出”向“文化输出”转型的关键一步。
2025年5月18日,贵州茅台天津省区举办的韶华音乐荟在安里甘艺术中心及庆王府举行,吸引了200多位年轻茅友参与。活动通过草坪音乐会、古典音乐会以及庆王府的特别庆祝环节,融合音乐、美酒与文化,展现了茅台品牌的多元魅力与深厚底蕴,同时拉近了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传递了“真”“善”“美”的品牌价值。
在白酒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西凤酒以“营销改革突破年”为战略定位,通过“1257战略”优化内部管理和市场布局,实施“金网工程”深耕区域市场,推动品牌复兴进程。公司强调提升营销管理效能、锻造专业团队,并通过高端产品红西凤的市场推广,逐步实现全国化布局与品牌价值提升,为持续稳定的价值增长奠定基础。
在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贵州茅台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吸引了1475位股东代表参会。会上,贵州茅台董事长张德芹回顾了2024年的亮眼业绩,并强调了质量、调节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穿越周期的核心密码。茅台还首次制定了《市值管理办法》,启动股份回购,并提出国际化战略的“三步走”计划。茅台的高分红政策和持续创新使其成为投资者眼中的价值投资标杆,同时也为中国白酒产业未来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5月19日,贵州茅台2024年度股东大会在茅台镇茅台会议中心举行,参会人数达1400多人,规模保持高位。会上,茅台董事长张德芹以“三个面对”诠释民族品牌责任担当,强调对投资者、消费者及宏观环境变化的积极应对策略。茅台代总经理王莉指出行业处于“三期叠加”周期,并提出“三阶段”破局蓝图。此外,茅台宣布三年分红规划首年成绩单,累计分红超676亿元,展现了对投资者的高度重视和稳定回报机制。
5月17日,“拥抱主流高增长,共享清香汾阳王”为主题的2025山西汾阳王酒业战略产品推介会·江门站成功举办。作为山西第二大白酒企业,汾阳王酒业正通过密集布局广东市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及“一带一路”发展机遇,致力于构建清香白酒产业走廊。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品质的产品以及创新的营销模式,汾阳王在广东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品牌口碑持续增强,展现出打造中国清香白酒“第二极”的潜力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