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泸州市龙马潭区立足白酒产业基础,推动传统产业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加速绿色低碳转型。通过电能替代项目、精准招商引入绿色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以及推广数智化设备等措施,不仅实现了酿酒生产的环保升级,还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为传统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范例。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泸州市龙马潭区立足白酒产业基础,推动传统产业与新能源深度融合,加速绿色低碳转型。通过电能替代项目、精准招商引入绿色产业、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以及推广数智化设备等措施,不仅实现了酿酒生产的环保升级,还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为传统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范例。
今年五一期间,婚宴市场虽因“双春年”和消费复苏呈现热闹景象,但白酒消费并未同步升温。各地经销商反馈显示,单场次白酒用酒量持续下滑,人均用酒量减少。面对这一变化,白酒企业正调整策略,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多维度布局,包括推出定制化产品、提供增值服务等,以争夺婚宴市场份额。头部酒企侧重高端化与高附加值服务,区域品牌则聚焦性价比与本地化服务,未来竞争或将集中在谁能更有效地实现下沉市场覆盖。
今年五一假期,尽管婚宴市场未迎来重大利好,但酒旅融合在旅游市场中展现出独特风采。从名酒产地深度融入到科技赋能,酒旅融合正逐步向大众化、体验化方向发展。文章分析了酒旅融合如何通过文化、科技和定制化服务,从“打卡地”升级为“目的地”,并探讨其在推动白酒行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2024年,汾酒实现了里程碑式的跨越,巩固了清香型白酒在“三香鼎立”格局中的地位,展现了中国酒业价值增长范式转型的深层逻辑。通过构建产品力、品牌力、国际化协同共振的战略思维,汾酒不仅保持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还通过“腰部支撑+头部引领”策略优化产品结构,实现规模与价值的动态平衡。同时,汾酒在年轻化转型和国际化进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文化输出和体验式营销扩大海外市场发展空间。未来,汾酒将继续推进全国化2.0、年轻化1.0和国际化1.0战略,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引领清香型白酒品类的生态活力,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示范和引领。
酒仙集团董事长郝鸿峰在接受酒业家采访时指出,酒业当前正处于深度调整期,预计未来2-3年内难以触底反弹,80%的经销商或将出局,一半以上的烟酒店面临倒闭风险。他认为,厂商关系亟需改善,厂家应主动让利经销商,合理分配利益,同时线上渠道将主导市场,线下门店加速整合。此外,郝鸿峰强调,超级性价比酱酒将成为消费下行期的新机遇,酒仙集团正通过自有品牌和创新模式探索未来发展路径。
山西汾酒2024年年报显示,玻汾等中低价酒类产品年销售额超过93亿元,接近百亿规模,成为光瓶酒领域的领军者。与此同时,100-300元价位段产品因高流通性和利润空间,成为白酒行业增长最快的板块,多家头部名酒在此领域实现逆势增长。然而,随着白酒行业整体增速放缓,酒企面临严峻挑战,行业进入“质价比”竞争时代。专家指出,企业需从消费端出发,调整产品战略,拥抱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趋势,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2025济南中酒展将成为酒业企业把握新增长机遇的重要平台。
郎酒庄园发布了首款超高端年份纪念酒“传奇年代1984”,该酒以1984年郎酒荣获“中国名酒”称号为灵感,采用天宝洞洞藏40年的基酒,由三位大师联袂勾调。这款纪念酒全球限量84瓶,瓶型设计灵感源于经典135相机,甄选顶级材质制作,彰显奢华与收藏价值,售价为159999元/瓶(1L)。
一年前,中国白酒行业因强制ESG披露迎来重大变革。如今,头部酒企通过系统性披露构建竞争优势,行业整体披露率突破75%。ESG评级与业绩表现呈现显著正相关,碳资产管理成为核心竞争力。尽管国际ESG标准存在水土不服问题,但中国白酒企业正通过本土化创新逐步适应并引领可持续发展潮流。
2024年,19家A股白酒上市公司销售费用总额达458.6亿元,同比增长11.46%,创历史新高。行业正从粗放式营销向精细化运营转型,龙头企业通过差异化费用策略展现竞争优势,而区域酒企则通过聚焦核心市场实现稳健回报。数字化转型成为行业新趋势,茅台、泸州老窖等头部企业通过直销渠道建设和智能制造提升营销效率,行业进入“精准投放”和“效能提升”为核心的新阶段。
泸州郎酒龙马酒庄管理有限公司因经营需要,就餐饮厨政服务承包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项目位于泸州市龙马潭区石洞街道。招标内容涵盖龙马酒庄餐饮全区域的服务,包括食材加工、菜品制作、清洁等全流程服务。申请人需满足多项资格要求,包括注册时间满两年、注册资本实缴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良好的商业信誉及财务状况等。招标分为报名甄选、项目考察、开标三个阶段,投标保证金为5万元人民币,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