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在遥远的西北内陆,有一个神奇的地方,

大漠城关与祁连雪山在这里千年守望,

水草丰美的绿洲与优良马场彼此串联。


自秦汉以来,中原与边疆在这里交织共融,

曾经繁荣的丝绸之路上,

往来的商旅与将士,僧徒与农户,学者与诗人,

络绎不绝。


张骞“凿空”西域时途经这里;

卫青霍去病在这里击溃匈奴。

自长安而来的玄奘走过这里去往西天取经;

马可波罗从西方经此地而来前往遥远东方;

年迈的左宗棠从这里去往收复边疆的征途......


图片
背靠雪山,面向大漠。图为祁连山北麓辽阔丰美的草原。
摄影/王将

而今,历代摩崖石窟、大漠城关与残存烽燧,共同织就一幅壮美、强悍、厚重、苍凉的历史画卷,

这里,就是河西走廊。


图片

连接中原与西域的战略通道,连接四大板块的枢纽位置,使它成为了战略要地,陆上马六甲。图为雪中的嘉峪关。


这是一片怎样的神奇土地,

又发生过哪些瑰丽酒故事?

今天,跟随国酒菌一起,伴着商旅悠扬的驼铃与琵琶声,走进大漠边塞的壮丽风景线,开启一场美酒探寻之旅!


(以下文字 5000 字,图片/图表 30 幅,幅员 8.9 万平方公里,时间跨度 2000 年,阅读需要 12分钟)



图片


河西走廊因地处黄河以西,夹在祁连山脉和阿拉善高原之间,因形似走廊而得名。


它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 

东西跨度 1200 公里;

历史跨越 2000 余年。


图片

图片

祁连山下,黄沙之中,绿洲连缀成串。这些绿洲在古代是中原文明挺进西域的踏脚石,到了现代,又成了支撑起甘肃工农业和整个河西地区人们生活的基石。原载于《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1期。


它将中原与西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也让蒙古高原与青藏高原彼此隔绝。

军事上的战略要塞,

经济上的丝绸之路,

文化上的文明通道,

河西走廊的多重身份相互交织叠加。

图片

图片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首次命名为丝绸之路,这是西方人的视角,这是一个开启伟大帝国兴盛与衰亡的地方。图为河西走廊上的古烽火台遗址。


这里的故事,要从两千多年前的一位旅者说起。

那时候的人们对遥远的西域并没有多少认知,

直到“大汉的眼睛”—张骞,自东方款款而来,

向西踏上去往遥远未知世界的征程,

这片瑰丽奇绝之地才第一次进入中原王朝的视野。


从公元前134年起,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线。

此后,少年将军霍去病两次征战河西,河西走廊自此成为大汉帝国的疆土。


随着汉代河西四郡(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敦煌郡)的设立与丝绸之路的逐步开启,河西走廊,作为东西方贸易交流之纽带作用逐渐显现。


图片

酒泉,中国唯一一座以酒命名的城市,也是汉帝国在河西走廊设置的第一座郡城。图为酒泉鼓楼。


征战的将士、往来的商旅、屯垦的移民纷至沓来,他们从各地带来了酿酒技术,开启了饮酒风尚,激活了绿洲之上酒的繁荣。

自此以后,这片土地与酒深度结缘,留下了很多关于酒的故事与诗篇。


自北朝,越隋唐,至两宋,历代壁画中经常出现酿酒、饮酒的场景,这些壁画将千年河西走廊酒文化忠实记录了下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葡萄酒自西域经河西走廊传到中国,开启了中国葡萄酒的历史。敦煌壁画揭秘河西走廊千年酒文化,敦煌研究院从敦煌壁画和文献里,梳理了古人立夏酿酒、开设酒肆、饮美酒消夏。
点击此处查看链接




图片


河西走廊处在帝国边陲,在历史上长期远离中原政权核心。

但同时,这里有着与中原迥异的风貌,雪山、草原、大漠、绿洲,共同构成边塞壮丽的风景线,成为中原人心中建功立业的疆场,无数文人的诗和远方,当然还有醉人的葡萄美酒。

图片

图片

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段”,是交通要道,也是景观长廊,这里的每个地名背后都是历史。山丹马场,霍去病养马的地方。

摄影/王超


河西走廊葡萄酒的历史依然要从丝绸之路说起。

这里既是商贸之路,

也是文明互通之路,

更是美酒传播之路。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功不可没。


途经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开启了“全球化1.0版本”,第一次实现了世界几大文明的交流互通。


来自东方的丝绸、茶叶、瓷器开始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西方世界;

而来自西方的宝石、香料、良马及奇异水果,不断反向进入中国。


在这些来自外部世界的奇特物产,就包括酿酒的原料——葡萄。


图片
祁连山雪水灌溉出的葡萄园。

人类驯化种植葡萄的历史极其悠久。

现代考古证明,葡萄酒最早起源于西亚高加索地区,出现在公元前7000年左右,并以此为起点向全世界传播,不断拓展世界酒文明版图。


图片
雄伟的高加索山脉。葡萄酒最早起源于这里的格鲁吉亚,考古发现的8000年前的葡萄籽和密封在古代粘土容器中的葡萄藤遗迹都印证了葡萄酒在这里出现的痕迹。如今,格鲁吉亚正在利用古老的葡萄酒历史来生产独特的葡萄酒。


外来食材引进,张骞当属头功。

2000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大汉博望侯严选的葡萄,第一次来到古老的东方。


之后,汉武帝于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派贰师将军李广利伐大宛国,后又将更多葡萄品种、种植技术和酿酒技术一并打包带到河西的凉州(今甘肃武威市),并进入中原。


图片

图为新疆吉木乃县的一处汗血宝马养殖场,当地的的汗血宝马种马便是从中亚引进,吉木乃也保持了新疆口岸批次进口马匹数量最多的纪录。汗血宝马的故乡大宛国还会酿葡萄酒。《史记·大宛列传》载:“宛左右以蒲陶为酒……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摄影/张涛


这些葡萄中的一部分选择在河西走廊安家落户,在大大小小的河西绿洲上茁壮生长,开启了跨越千年的葡萄种植历史。


最终,这片奇迹之地的绿洲之上,形成了一条壮观的“珍珠链种植带”。

图片

图片

河西走廊是中国葡萄的发源地之一,跨越2000年时光一脉相承,连绵不绝。图为河西走廊绿洲。


西来葡萄的种植,让河西走廊酿制葡萄酒占得先机,两千年葡萄酒酿造史自此开启。


另一个必要条件是与葡萄一起到来的酿酒艺人和以葡萄为原料的酿酒技术,与经济往来、文化交流一起,在各大文明之间传播,而其中重要的通道也是河西走廊。


如今,这段狭长地段介于北纬36°—40°的狭长走廊,已成为世界酿酒葡萄种植“黄金地带”的重要一环。


图片


而有据可考的河西走廊葡萄酒酿造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魏文帝曹丕曾在《凉州葡萄诏》(公元221年)中盛赞这里的葡萄酒,“甘于曲米,善醉而易醒”。

这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关于葡萄酒的诏书。


之后,前有东晋陆机赞“蒲萄四时芳醇,瑠璃千钟旧宾”

后有唐代诗人王瀚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自魏晋,经北朝,至隋唐,河西葡萄酒酿造逐渐走向兴盛。

皇室的青睐,贵族的推崇,诗人的赞誉,河西走廊葡萄酒在隋唐盛世迎来了第一次高光时刻!


图片

酒泉当地的葡萄酒庄酒窖。




图片


兰州向西,过了乌鞘岭就是河西走廊了。

你会发现,“河西门户”两侧,自然环境天差地别,迥然不同。


由于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加之高大山脉重重阻隔,湿润的夏季风到达这里已是强弩之末,以至于过了乌鞘岭,再难得到来自海洋暖湿气流的滋养。


图片

春风不度玉门关。太平洋表示,我也无能为力!图为有着“河西门户”之称的乌鞘岭。


降水稀少的河西走廊,本该属于荒芜的世界,但偏偏得到了造物主的眷顾,将一座直插天际的大山布置在侧,这座山就是祁连山脉。


图片
甘肃张掖,俯瞰祁连山。


“祁连”,在匈奴语中是“天”的意思。

拔地撑天的祁连山东西向起伏绵延,横亘在甘青交界带上,与河西走廊如影随形,生死相依,也默默守护着脚下的片片绿洲。


直插天际的群山之巅凝固着大量冰雪。祁连山已查明共有冰川3066条,总面积2062平方公里,储水量约1320亿立方米。

这是一个巨大的固体水库,也是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


图片

祁连山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最高峰疏勒南山团结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占整个山区的三分之一,高大的山峰截住了气流和云团,在高山发育了众多的雪山和冰川。图为透明梦柯冰川。


每当夏季到来,融水从冰舌下缓缓流出,在山脚下汇聚成河流一路向北,

穿越高山峡谷,

跨过旷野草原,

淌过农田绿洲,

绕过湿地城市

最终奔向无垠的戈壁荒漠.........



图片

来自祁连山的水滋养了河西走廊的绿洲,滋养了河西绿洲的几条内陆河,都发源于祁连山。祁连山发育的冰川每年夏季消融,形成冰川径流,成为这几条大河的源头。图为河西走廊地区水资源来源及耗用示意图。原载于《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1期。

绘图/刘春田


祁连雪水润河西。

这些发端于南侧祁连山深处,包括石羊河、黑河、北大河、疏勒河党河在内的众多河流,成为哺育绿洲的甘露,在干旱的内陆沙漠戈壁滋养出一片片水草丰美的绿洲,将荒漠变为沃土。

图片

图片

祁连山山脉示意图。
从这张地形图上能清晰地看出,祁连山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包括野马山、托勒山、托勒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和宗务隆山。祁连山山峰多海拔4000—6000米。原载于《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1期。


河西走廊上的这些绿洲,让农业成为可能。

得灌溉之利,农耕的中原王朝自汉代起,势力开始以绿洲为跳板深入河西,经过一代又一代先民开垦,让河西成为“粮仓”

开启了两千年绿洲农业文明,

支撑了丝绸之路的千年繁华,

缔造了葡萄美酒的辉煌历史。

图片

图片
西北不止有大漠戈壁,也有水天一色的水景观。甘肃河西走廊的酿酒葡萄主要分布在武威、张掖、嘉峪关和酒泉四个地区的绿洲之上。


作为酿酒葡萄的种植区,河西走廊属于典型的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区,也是我国所有葡萄酒产区中最干旱产区之一。


这里降水少,多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但蒸发量却极高,高达2000—3500毫米,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气候干燥,种植区只能依赖人工灌溉。


图片

甘肃张掖,溪水流经一段裸露的红层。


恰好,来自祁连山纯净冰川雪水,与河西充足阳光一起共同滋养葡萄种植园,为酿造高品质葡萄酒提供高品质原料。


在众多绿洲产区当中,武威、张掖、酒泉、敦煌为代表的“河西四郡”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也成为中国葡萄酒版图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产地。




图片


作为我国内陆干旱沙漠气候区的组成部分,河西走廊本该是美酒荒漠,但却因葡萄的种植而成为优质葡萄酒的圣地。


图片

虽然气候并不适宜人类生存与大规模开发,但葡萄种植所需要的光、热、水、土在这里实现了最佳组合吸引戈壁滩上的顽强使者不远万里来此落地生根!


图片

这里日照很足,气候干燥。图为甘肃敦煌市秦家湾葡萄园。


葡萄并不挑剔,戈壁滩砾石土壤是它们钟爱的家园。


这里海拔1000—1800米,土壤为石灰性沙砾土至沙壤土,土壤总含盐量≤0.3%,pH值7.5—8.5,土层厚度≥0.5米,土壤有机质含量≥0.3%。


土层松软,透气性好,矿物质含量高,种植在这类土壤中既能够有效限制葡萄树体长势,又能获取充足的养分元素孕育果实。


图片

黄沙漫天,河西走廊上的葡萄种植园。


河西走廊地区春季升温快,有助于葡萄快速春化并开花。

这里纬度高,夏季光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为葡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光照条件,也赋予了河西走廊产区的葡萄更长的光合作用时间。


这里气候干燥,云雨天气极少,也让夏季光照远高于其他产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超过6000兆焦耳/平方米。


图片

甘肃民勤,曾经是一片沙漠的苏武山林场,如今经过几代治沙人的努力,建立起近万亩有机酿酒葡萄示范基地,年产酿酒葡萄近5000吨。图为尚未成熟的酿酒葡萄。

摄影/麦田


灼热的夏日阳光滋养有利于酿酒葡萄糖分积累,而高达15℃的昼夜温差更好地将糖分积淀,因此葡萄的糖分与酸度都很高。


此外,气候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能有效遏制常见的葡萄霜霉病、葡萄白粉病、褐斑病等病害的发生,红蜘蛛、蚜虫、粉虱等虫害也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实现葡萄的有机生态种植。


图片

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观察葡萄的生长情况。


在多重有利条件的加持下,这里产出的葡萄酒酒体均衡,香气浓郁。

目前,河西产区内共有规模以上葡萄酒生产企业19家,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年产葡萄酒超过15万吨。


甘肃葡萄酒拥有莫高、紫轩、祁连传奇、皇台、滨河葡萄酒等众多知名品牌,更在国内外屡获殊荣。


图片


丝路古道长,葡萄美酒香。


承古开今的河西走廊葡萄酒从历史深处走来,从未远离!

本文创作团队:
策  划:坤舆无疆
撰  稿:行地者
图片编辑:Phil
实习编辑:杨艺涵
部分供图:视觉中国



参考文献:

Y.C.铁穆尔. 祁连山,哺育河西走廊的生命之源. 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01期.

付薇. 孕育了河西千年文明的绿洲是否已经到了承载的极限. 中国国家地理 , 2016年01期.

刘兴成. 河西走廊地区民族变迁与生态演变. 陕西师范大学, 2008.

聂梦兮. 河西走廊,梦回千年.游历天下,2022.

王溯. 河西四郡丝路边城. 博物, 2012年10期.

王向宏. 河西走廊戈壁荒漠地葡萄栽培技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3).

魏益民等. 西汉河西走廊谷物及其籽粒特性考证. 麦类作物学报, 2022(5).

萧春雷. 河西走廊——中国民族迁徙的大通道. 中国国家地理, 2016年第01期.

萧春雷. 黑河成就了千年绿洲和繁华水乡. 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 2014年01期.

赵阳阳. 略论古代丝绸之路中西动植物物种的交流. 历史教学问题, 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