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四川泸州,饱满的高粱籽粒。中国白酒什么味?高粱说了算。

泸州,一座因酒而闻名的城市,

它以全国1/1000的面积,产出了全国1/4的白酒中国白酒网数据2021年数据

中国酒城,实至名归。

酒,是泸州的精髓,也是这座江城的灵魂!

图片


身处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腹地的泸州,集“地、粮、曲、水、窖、艺、洞”于一身,具备了酿造一瓶好酒的所有条件,

而解读泸酒的地理密码,要从这里的高粱开始说起!

图片

四川泸州,城区长江两岸夜景。


全文约4000字,图片25张,相对高差1700米,前后跨度5000年,阅读约需11分钟。




图片


泸酒“纯正血统”得益于这里出产的“天赐红粮”——川南糯红高粱。

作为世界种植量排名第5的作物,高粱在我国不但种植历史悠久不晚于公元300年,且分布极为广泛。


最高峰的1918年种植面积达1473.6万公顷,当时全国每六块耕地就有一块在种高粱,堪称杂粮界的汪峰老师。

2022年种植面积高达1093.7万亩,产量约332.36万吨,均居世界第一

图片

四川泸州,龙马潭区金龙乡“金西红粱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在金龙社区加工订单高粱。

摄影/刘传福


作为年营收额近6000亿中国白酒的主要原料,不仅85%的高粱被酿成了酒,在所有酿酒原料中占比超过70%

可以说,在白酒赛道上,高粱“独孤求败”。

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中国白酒风味高粱决定。

图片

由国产高粱分区地图可以看出,高粱的产区与中国名酒产区高度重合。如果再结合不同白酒产区所需高粱品种的区别,可以更加明显地发现,国产高粱就是为酿酒服务的。


作为酿酒第一大省的四川(2021年占全国53.27%,自然少不了酿酒高粱种植,并以126万亩的种植面积成为继东北、华北之后的第三大高粱产区,更成为酿酒用高粱核心产区

蜀地如此巨大的种植规模,也验证了高粱的另一个萌萌哒的名字——蜀黍。

图片


川酒核心产区之一的泸州,高粱种植规模十分可观。

作为泸州8大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之一的泸州糯红高粱,早已遍布泸州5个县区77个乡镇,面积达1.98万公顷(29.7万亩,2021年统计数据),总产量81675吨,分别占四川省同期产量的31%25.7%,均排名第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统计数据)

广布于川南丘陵地带坝子,是泸州农业的精华所在,这里生长着四川乃至全国,最优质的酿酒原粮。

泸酒最大“功臣”,尽藏于此!

图片
四川泸州,糯高粱。

地形、气候、植被类型的多样性,造就了泸州境内肤色各异的多种土壤类型。

其中最为独特的,当属有着“天府农业根基”之称的紫色土

图片


紫色土是由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页岩岩层上发育的初育土(初育土是指土壤发育程度微弱,土壤剖面层次分异不明显,母质特征显著,土壤保持相对的幼年阶段,并明显区别于地带性土壤的一些土壤类型)经长年累月残积或局部经搬运堆积逐渐形成。

图片

中国紫色土广布于长江以南的川、滇、黔、桂、粤、湘、鄂、赣、苏、浙、闽中亚热带省份。但最典型、最集中分布区,当属四川盆地。这里不仅分布面积最大,高达7000万亩,占四川耕地的70%,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最具代表性。

这些紫色母岩上形成的土,完美遗传了母岩的盛世美颜,并在盆地南部山地、台地风化后,随着雨水的冲刷,源源不断向北侧低洼盆地中心汇聚。

母质、降水与地形携手,与盆地内部风化残积的紫色土一起,最终将盆地染成鲜艳的“紫红色”

图片
泸州大地,由点连成片,最终让大地“红彤彤”。

摄影/杨涛


虽然相对于其他类型的耕作土,紫色土含腐殖质不多,略显贫瘠。但易于风化分解,矿性胶体(指土壤黏粒中的矿质部分,包括土壤母质中矿物的残屑和矿物的风化产物)品质好,(0.087%)、钾(2.23%)含量高,只要稍加耕锄,就能种植生命力顽强、耐旱耐涝,堪称“作物中骆驼”的糯红高粱。


泸州,为泸酒“天赐红粮”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

图片


雏形土是我国分布最广的一个土纲。我国境内多山地和丘陵,不同岩层风化物形成土壤大多发育程度较弱,加之风化物的侵蚀流失,并经过再次搬运堆积,其形成的土壤也年幼,由此导致我国雏形土有大面积分布的可能。

紫色土在土壤分类中属于紫色湿润雏形土。是湿润雏形土的一个土类。它是在侏罗纪、白垩纪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岩层上发育的土壤,紫色来自母岩,且非常稳定。它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其他亦少量见于如云南、江西、浙江、福建、江苏等地。

紫色土又可分为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3个亚型。

土壤发生与地貌之间的关系在这里表现得相当紧密。酸性紫色土仅见于长江以南和四川盆地广大低山丘陵。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相对较高,磷、钾稍低。土壤呈酸性,pH小于5.5,盐基饱和度较低;中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的桌状山和丘陵地区,紫色土层较薄,约30至60cm,碳酸钙含量小于30g/kg,pH值约为7.5,肥力水平较高,但有机质、氮、磷稍显不足;石灰性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滇中等地,土质疏松,碳酸钙含量大于6%,土壤有机质在10g/kg左右,氮、磷低,锌、硼严重缺乏,土体浅薄,保水抗旱能力差。

总的说来,紫色土中的有机质含量低,一般1.0%左右。但磷、钾相对丰富,这与紫色土母岩有关。开辟肥源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含量,是提高紫色土生产力的重要措施。


浅丘坝子里的紫色土不负众望,赋予了糯红高粱“逆天颜值”,成为所有高粱种类中最“红”的一个,也被泸州人亲切称为“红粮”

这种艳丽的高粱红,不仅成为食用红色素的重要来源,广泛用于调制乳品、发酵乳、干酪、冰淇淋、雪糕类、水果罐头、果酱等食品生产,让食物变得更有食欲,也同样深刻影响了酒的风味。

图片

四川泸州,被泸州人盛赞为“红粮”的当地糯高粱。



图片



堪称“励志典范”的泸州糯红高粱,同样不负众望。


穗型中散,穗大而籽粒饱满,每穗3000-4000粒,粒卵圆形,千粒重16克左右,皮薄红润,角质率小的特点。这些特征让高粱更容易蒸煮糊化而被酿酒微生物利用,保证发酵正常进行,富含的烟酸泛酸成分,让所产出的浓香型白酒口感风格突出,显示出了优良的酿酒特性。


用泸州糯红高粱酿造泸酒,才够味儿!

图片

四川泸州,某酒窖。


不仅如此,作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泸州对高粱内在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粗淀粉含量≥65%(支链淀粉92%以上)、粗蛋白质含量≥9%


实际上,作为糯型高粱的代表,泸州糯高粱不仅满足以上标准,更不断刷新“记录”,缔造了更高标准。

图片

高粱籽粒摄影图。
摄影/Phil

泸州紫色土上出产的糯红高粱,总淀粉含量最高可达72.69%,支链淀粉平均在94%以上,远高于其他地区的65%-80%。单宁含量平均为1.49%,是东北粳高粱的近3倍。


出酒率方面同样更胜一筹。


川南糯红高粱平均出酒率38.5 %,平均优质率高达60%,远高于其他酿造高粱。


数千年物竞天择与数十代人精心选育,让泸州糯红高粱凭借绝佳品质在激烈竞争中最终“完胜”,成为泸酒的最佳粮选

泸州糯红高粱赋予了泸酒“纯正血统”,守护浓香命脉。


图片


泸州,生动诠释了“一方水土造就一方风物”!




图片



泸酒在原粮选择方面,从来挑剔。

首先,紫色土上种植的高粱,不使用化学合成肥料的天然优势,造就了酿酒原粮的食品安全最高等级标签——“绿色有机”


对源头的质量严苛把控,让泸酒真正实现了“第一车间在地头”

图片
四川泸州,泸县谭坝村现代农业基地。从一开始,泸州老窖就在基地管理上,采取统一供种、统一浸种、统一育秧、统一指导病虫防治和统一监测泸州老窖的有机高粱基地广泛分布于泸州市龙马潭区、江阳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五个区县十余个乡镇上,共有24个农场。

做到有机,还远远不够。泸州不光采用高粱这种单一作物酿酒(单粮酿造),像茅台酒只用红缨子高粱一样,每一款泸酒都足够“专一”,有属于自己的“专属高粱”。

郎糯红19号、国窖红1号、泸州红1号,这些带有强烈品牌属性的专有名称,都是为一款酒专门而生。


幸运的是,地形气候多样的泸州,让每个高粱品种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自己的“最优生态位”。

图片

图片

山地河谷VS低地浅丘。

每一个品种在泸州都找到了自己的最优生态位。

上图:四川泸州,古蔺赤水河红军大桥。
下图:四川泸州,泸县奇峰双层渡槽。


长江沿盆地南部边缘画出一个完美弧线,将泸州分割成山区台地浅丘盆地南北两个部分。


两种“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生长出品质差异明显的酿酒高粱。

图片
四川古蔺,石屏镇的高粱品种主要就是郎糯红19,是郎酒厂推荐的专用品种,生长期130天左右。遥望糯高粱地对面,是典型的石灰岩山体。

摄影/李国栋

扎根赤水河岸较高海拔山地的河谷、世界酱酒之乡的郎糯红19号,对生长环境异常挑剔。

海拔300-600米的河谷地带,紫红色粉砂岩风化而成的偏酸性紫色土壤,pH值<6,富含有机物和微量元素,有良好的渗透性,为郎糯红19号提供了最优生态要素配比。


绝佳的生长环境,让这种为酿酒而生的高粱创下最高单产980斤/亩的记录。

图片
四川古蔺,当地农民在收割高粱。郎糯红19号拥有一米八的大个儿,是高粱界的帅小伙。郎酒,把这珍稀特产称为“米红粱”。

摄影/李国栋

郎糯红19号酿酒专用高粱总淀粉含量73.81%,粗脂肪含量4.03%,单宁含量1.79%。具有粒小皮厚、饱满坚实、支链淀粉占比高、单宁含量高的特点,是多轮次蒸煮和发酵酿造郎酒的优质原粮。


图片
四川古蔺,郎糯红19号。

摄影/李国栋


北侧盆地内部浅丘地区,生长着另一种酿酒高粱——国窖红1号


这里地势相对低平,紫色土偏中性(pH值介于6.5-7.5),水热条件好。特别是夏季,日平均气温在36°C以上,十分有利于喜湿热高粱的生长。


在这里,泸州老窖原粮基地培育的糯高粱,比青壳洋高粱增产 5.77%-28.08%

图片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培育的高粱新品种“泸州红1号”,籽粒粗蛋白质含量8.27%、总淀粉72.89%、单宁1.32% 适宜四川平坝和丘陵地区种植。


这里出产的糯高粱,株高达到2.62米,千粒重16.8克,芽鞘紫色,幼苗绿色,穗伞形、散穗、红壳、褐粒,胚乳糯质。总淀粉含量72.69%(其中支链淀粉含量占总淀粉的94%以上),单宁1.42%,蛋白质含量8.47%

吸水膨胀率小、糊化温度低,糊化后粘性好、不轻易老化,非常适合酿酒微生物利用,可有效促进酒糟的保水生香,与泸型酒的酿造工艺高度契合。优质酒率能达到60%


紫色浅丘上的优质原粮,成为泸州老窖看得见的品质生命线


图片
四川泸州,泸州老窖酿造车间。

泸酒,把特定原料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泸州糯高粱,也成为酒城撑起千亿白酒产业的基石与底气,让泸州“香飘八方”。



审稿专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杨勤业



本文创作团队
策  划:王纪伟
撰  稿:坤舆无疆
图片编辑:Phil
制  图:李雅琼、袁梦、kiki
实习编辑:刘静晗、杜洁琼
部分供图:视觉中国


参考文献: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