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四川绵竹,雪山下的油菜花田,远处为龙门山脉。
底图摄影/淦麟军

距离三星堆遗址西北约30公里处,有一座因酒而兴的小城——绵竹

“绵水之滨,茂林修竹,其城谓绵竹”,这便是绵竹名字的诗意由来。

扼守成都平原北大门的绵竹,既是平原脸颊上的“小酒窝”,也是川西的“大酒坛”。

图片

在四川盆地东、西、南,沿盆地边缘山区底部,存在一个U型白酒酿造带,亦称马蹄形酿酒带,川渝两地超过90%的白酒,都分布在这里。


处在中国白酒U型酿造带“头部”的绵竹,是继泸州、宜宾、成都(邛崃)之后的川酒最后一块拼图。

图片

2021年,四大主产区实现营业收入2988.2亿元,在全省占比约92.01%;实现利润总额631.6亿元,占比约96.43%。绵竹市2021年白酒产量及产值在四川省分为占比6.53%和7.9%。


如今,“川酒甲天下”地位的奠定(截至2021年产量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53%,离不开绵竹的非凡贡献。

这座酒城与四川其他几大产区一起,共同缔造了中国白酒的“半壁江山”,更是川酒长期霸榜的底气来源。

图片

川西酿造带上的酒厂分布,绵竹、邛崃,成都脸颊上的两个“小酒窝”。


图片

图为绵远河出山口的冲积平原。

这里是蜀文明的发祥地,堪称“古蜀之源”。绵竹的酒厂大多分布在这片由石亭江、绵远河一南一北,共同塑造的山前冲积平原上。


绵竹为什么出产好酒?国酒菌在这里深度解析!

图片







图片图片
四川绵竹,远山为龙门山脉。


绵竹,位于青藏高原与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西北靠龙门山脉,东南面向一望无垠的成都平原,海拔高差3900米。

在这里,你既能向西眺望巍峨雪山,也能俯瞰平原大地上的纵横阡陌、稻香渔歌。

↓戳下方林盘图片,看绵竹城区离雪山有多近

图片
图片
四川绵竹,东看林盘,西望雪山。相比成都,这里离雪山更近一步。
林盘摄影/田捷砚
雪山摄影/谭超

自200万年前,受龙门山推覆构造影响形成断陷盆地开始,石亭江、绵远河挟裹的泥沙、卵石等冲洪积物质,沉积形成一系列的山前堆积扇,这些冲洪积扇不断扩大,逐渐彼此连接成片,最终形成了天府沃野

绵竹酿酒业兴盛,首先得益于发达的农业。

←滑动查看完整大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成都平原兴盛的不只是农业,沿山前平原继续向南,就到达了世界上罕见的能看到6000米级雪山的特大城市——成都。 
摄影/嘉楠

《山海经•海内经》中描绘了天府的农业盛景:这里膏腴丰美,有稻谷、小米(黍)、豆类(菽)、高粱(稷)等。鸾凤和鸣,百兽共处,草木兴盛,四季繁荣。

成都平原,即是数百万年沧海桑田造就的“丰饶”,也支撑了古蜀文明的繁荣与演进,同时为酒业兴盛提供了坚实基础。

图片

东汉画像砖:酿酒,1979年出土于成都市新都区,现藏于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艺术馆。 
摄影/杨兴斌

绵竹的酒采用多粮酿造,多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为原料,尤其以产自丘陵平坝地带的糯高粱为首选。

这里的土壤多为基岩风化物构成,多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构成。

种植的金糯272酿造杂交种,熟期111天,总淀粉含量73.02%,支链淀粉含量71.77%,粗脂肪含量3.78%,单宁含量1.71%,是绵竹酿酒的最佳粮选

图片图片

上图:四川什邡,这里紧邻绵竹,农民在收割示范田里种植的高粱新品种金糯粱1号。

下图:四川绵竹,当地酒厂工人正在闻刚出池子的酒糟香度。

上图图源/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下图摄影/马川江

蜀地的优质小麦同样“不甘示弱”

总淀粉含量超过56%,蛋白质含量达14%,湿面筋含量40%。粘着力强、营养丰富、易糊化,且出酒率高,常作优质配料使用。

图片

图片

在成都平原,普遍实行水稻和小麦轮作。
上图:四川绵竹,山前冲积平原的麦田。
下图:四川绵竹,当地酒厂工人在运送酒糟。
图摄影/淦麟军
下图摄影/马川江

饮冰川融水,汲取天地精华顺应四时造化的优质原粮,让绵竹美酒酿造占据了“先发优势”。






图片

图片
四川绵竹,雪山下的城堡与玫瑰园(雪山为九峰山,属龙门山脉)
摄影/淦麟军


采冰川雪水,集五粮酿造”,绵竹酿酒,拥有最优质酿酒水源——冰川融水!

“千里雪山开,沱江春水来”。这里不仅降水量丰富,更得到了来自高原冰雪的滋养。

来自川西高原的冰川融沿河谷奔流而下,源源不断注入平原上的江河,滋润大地、补充地下水,最终汇聚成山前400多眼清泉

图片

四川德阳,神瀑沟。


《绵竹县志》有载:“惟城西一脉(冰川)泉水可酿此酒,别处则否。”绵竹人早在唐代就已熟知冰川水的价值,并将其作为酿制美酒首选水源。

这里所说的水,正是来自地下Q1fgl(冰川时代冰碛冰水堆积层)冰川地下水

图片

四川绵竹,玉妃泉。
图源/来自网络

这些地下水均属龙门山脉冰川水系

九顶山洁净的冰川融水经过层层渗透,到达距今236万年的冰川时代地层时,耗时长达16年。这一过程中,天然渗透的每一滴水都和源于几百万年前冰川时代古老岩层、沙砾进行矿物质的交换,并最终被深度矿化

经过冰川砂层矿化之后的天然弱碱性矿泉水品质优良,富含钙、锶、钠、钾等多种矿物精华和微量元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四川绵竹,玉妃泉。
图源/来自网络

200—300万年前的形成的与现代社会隔绝的冰川时代地层,更让这里的地下水免受外来细菌和地表水的影响,保持绝对纯净。

多重有利因素,使这里形成足以与法国阿尔卑斯山“依云”矿泉水相媲美的优质酿造水源。

图片

不同水体结晶对比,原载于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04期。
摄影/张超

1987年4月,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贾福海等19位专家和科技人员来到绵竹现场考察,严格检测后作出鉴定:

绵竹地下水及玉妃矿泉低钠含锶无杂质,富含硅、锶等有益人体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可与崂山矿泉水媲美,故一致定为“中国名泉”(摘自《对四川省绵竹县玉妃矿泉水技术咨询鉴定意见书》)。

源自千年冰川之圣水冰泉,也成为剑南春酒六大独有基因之一。




图片

图片
华西雨屏带为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独特的自然地理区域。东西宽50-70千米,南北长400-450千米,总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让这里成为中国最湿润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生物多样性区域。
摄影/高华康


酿酒微生物离不开适宜的温度与湿度。比如在控制曲坯品温时,室温10—20°C操作最简易。而在大曲制作的培菌期,相对湿度要大于80%

绵竹气候湿润程度,超乎你的想象。“西蜀漏天”更非夸张,这里简直为酿酒而生!

图片

四川绵竹,雨雾中的绵远河谷(图中公路为绵茂公路绵竹段)。绵远河发源于龙门山脉九顶山南麓,于汉旺镇进入川西北平原,这里常年云雾缭绕。
摄影/王勤(红星新闻)

身居内陆,远离海洋的四川盆地,为何如此湿润?

这要感谢矗立在盆地西侧,相对高差达4000米“巨人”——青藏高原。没有青藏高原针对海洋的“巨型抽风机效应”,就不会有天府之国的丰饶。

青藏高原吸引来了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带来的丰沛水汽,加之盆地周边高大山脉对气流扰动抬升,形成这里每年超过1200毫米的降水。

青藏高原辅助,两大洋加持,让四川盆地避免了像同纬度带多数地区一样沦为“荒漠”的宿命,成为副热带高压带上罕见的“鱼米之乡”

图片


另一方面,封闭的地形让内部蒸发的巨量水汽很难流出盆地之外,创造了一个闷热(湿热)的“大蒸笼”。

虽然这里夏季让人“痛苦”异常,但也阻挡了高空紫外线,并形成新的降水,十分有利于微生物发酵。

绵竹湿润气候还有另一个推手,那就是矗立在川西高差达2500米的“耸峙屏风”。

来自太平洋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与高原冷空气交汇于此,于每年5月至10月附赠给四川一份雨水大礼包——“华西雨屏带”

图片


雨屏控制下的绵竹,年降水量远高于同纬度地区,甚至比盆地腹地平均高出300毫米。个别年份更突破2000毫米,堪称“雨雾之极”

“天漏”带上的绵竹是妥妥的“雨城”而湿润的气候环境直接决定了酒曲微生物多样性,为各种酿酒微生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场所

研究发现,绵竹剑南春所用中温大曲中富集有大量的霉菌酵母菌。这些真菌能产生丰富的葡萄糖淀粉酶,而这些生物酶恰恰是白酒糖化、发酵和酯化生香的关键物质,也是川派浓香的“密码”

图片

剑南春酒厂,工人在检查曲块。

图源/来自网络


酒曲培养过程中不断富集来自周边环境中的微生物,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逐渐增加。成品曲最终形成以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芽孢杆菌属Bu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泛菌属Pantoea)等为优势细菌的酿造微生物结构。

研究还发现,剑南春中温大曲曲药中乳酸菌高达16种,占到酿酒发酵环节所有酸类物质的90%以上。它们能代谢大量乳酸,并与酿酒发酵生成的酒精合成乳酸乙酯,直接影响酒体的风格特征,从而造就了绵竹酒的独特风味



图片

图片
2015年4月21日,四川绵竹,金花镇境内有楠竹、斑竹等竹林近2万亩,仅云盖村境内就有楠竹林上千亩,每年清明至五月中旬当地村民都会上山挖笋。
摄影/毛健


这里是古蜀文明中心,也是蜀地酿酒开始的地方

距离绵竹仅30公里的三星堆遗址,出土罍、壶、尊、彝等众多青铜酒器,这些精美的器物见证川酒酿造历史印记,也为“蜀酒之源三星堆”提供了佐证,距今传承已超过4000年

图片

三星堆遗址博物馆,青铜罍(酒器)。


正如三星堆的文物在“坑”里,绵竹的美酒同样来自“老坑”。

中国7大酿酒遗迹中,四川独占5席,而其中就包括绵竹的酒坊遗址。

现代考古学证明,川派浓香的秘密,正是来自于这些不起眼的老窖池

图片

四川拥有30年以上窖龄的窖池1.46万口。这里还有明清遗存至今连续使用的695口古窖池,是业界公认的酿酒遗址中的活文物。

图为四川绵竹,剑南春老窖池。

图源/来自网络


在绵竹众多老窖池当中,最知名的当属“天益老号”酒坊。地下窖池建造年代不晚于南北朝时期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是中国白酒不断代使用至今的最古老的酿酒窖池之一,至今已传承超过15个世纪。

在“天益老号”古酒坊周围,保存至今并连续使用的明清古窖池多达695条,面积达6万平方米,规模之巨在全行业绝无仅有。

正是藏在蜀酒发祥地里的,这些规模庞大的古窖池,成为酿酒微生物生命载体和孕育美酒的摇篮。窖池中传承数个世纪的酿酒微生物群落,也是白酒酿造的品质基因。

图片

中国白酒行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十几处。其中,剑南春洒坊遗址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配套、设施齐全、遗迹保存较为完整、特色鲜明的清代酿酒作坊群。该遗址分布面积大、作坊多、保存较好,全国罕见,科学地证实了绵竹酒文化的千年历史延绵。


现代科学技术分析显示,天益老号古窖池群普遍可查明的有益微生物有1200多种,比一般老窖多出400余种。在这之外,还隐藏着更为庞大而待探知的酿酒微生物体系。

除窖池外,窖泥同样重要。

图片

四川绵竹,剑南春酒厂工人们在封窖。

图源/来自网络


盆地内浅丘地带微酸性土壤占比68.07%,其中弱酸性黄黏土颜色金黄、粘度强、含沙量少、含铁、钙等金属离子少、pH值在6—7之间,含杂质少。

这些土壤富含磷、铁、镍、钴、锌等多种矿物质,成为建筑酿酒窖池最理想基质,为酿酒生香的己酸菌、梭菌等功能微生物生长发育提供适宜温床,形成别具一格自成体系的窖泥微观生态

图片

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se)超微形态图。

图源/徐占成等. 剑南春天益老号窖泥特殊功能菌的选育及应用.酿酒科技, 2019(10).


老窖泥中分离选育窖泥特殊功能微生物科学实验中发现,窖泥中优势种群均分布在厚壁菌门(Firmicutes)、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总和超过80%

其中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作为特殊功能微生物,产己酸能力可高达18000 毫克/升以上。

正是这些经历1500年匠心培育,数个世纪自然淘汰、驯化、优选形成的特定微生物菌系群落,直接影响绵竹酒的质量和品味。

绵竹,自古盛产美酒,更拥有酿造一坛好酒最强大基因”。

中国白酒的发展长河中,绵竹从未缺席。


图片
互动福利时间


四川,作为我国最主要的酿酒大省之一,环境优美,人文荟萃,同时分布着泸州、宜宾、邛崃、绵竹、射洪等一系列白酒产区。
你都知道哪些产自四川的白酒,你认为最有潜质的川酒产区是哪里呢?
欢迎文末留言与广大读者分享,聊聊四川白酒产区及特殊工艺
我们将结合留言走心度点赞数,选出 3位 粉丝朋友包邮赠送 中国国家地理·国酒地理 主编《重走大师路》


图片


统计时间截止时间 4月7日 15:00
重磅福利,等你来拿!






本文创作团队
策  划:坤舆无疆
撰  稿:行地者
图片编辑:Phil
制  图:李雅琼、北冥、观测仪、kiki
实习编辑:刘静晗、陆丽
部分供图:视觉中国、FOTOE


【参考文献】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