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中国酒地理,解读中国酒文化
图片
夏季的青稞田正在灌浆。


蓝色的粮食酿酒?这很难想象,我们有红高粱、黄小米,有白色的大米、绿色的绿豆、紫色的紫米,但想不出有什么蓝色的粮食。


而青稞,补充了这一色系,因为有一种被称为“瓦蓝”的青稞品种就靠颜色阿凡达撞了衫



01

青稞,是最适应高原的粮食作物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青稞,是“裸大麦”,但不是所有裸大麦都会被称作“青稞”,只有长在青藏高原上的那些才可以。

在长江下游,同样种植了裸大麦,但它们只会被叫作“元麦”“淮麦”“粯(xiàn)子”——离了风刀霜剑的洗礼,连名字都少了点疏朗的神气。

图片

图中胚乳的最外层组织,即为糊粉层。对比普通麦子的结构图,青稞这种裸大麦的“裸”,就在于外稃和内稃很容易脱落而使种子外露。


扎根高原的青稞,和青藏高原成了绑定词汇。

图片
雅鲁藏布大峡谷中,茂密植被与青稞田向阳而生。
摄影/天枢

青稞是高原上名副其实的宠儿,它受到了高原民众的珍视和喜爱,就连过年,藏族民众都会选择购买青稞苗作为年货

图片
随着春节、藏历新年的日益临近,拉萨民众开始选购青稞苗、卡塞(藏族油炸面点)、酥油花等年货,街头年味越来越浓。
摄影/何蓬磊(中新社西藏分社)

作为极为多彩的谷物,青稞有“瓦蓝”“黑老鸦”“肚里黄”“白浪散”等多种农家品种。根据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检测结果,不同青稞品种具有各自不同的营养特点,瓦蓝青稞的含量能够达到0.99毫克,黑老鸦青稞17种氨基酸总量达到13.36%,肚里黄青稞β-葡聚糖(研究称能降低人体血脂胆固醇)含量为4.06%,白浪散青稞烟酸含量6.01毫克每百克。

图片
近十年来选育的新品种中也有黄粒青稞、黑粒青稞、蓝粒青稞、棕粒青稞之分。
供图/吴昆仑

在众多青稞中,用于酿制高端系列青稞白酒的“瓦蓝青稞”,就是一种成熟籽粒表现出独特蓝色的农家品种。研究显示,瓦蓝青稞氨基酸种类多、含量高,能更好地为乳酸杆菌提供营养,这导致其酒醅里的乳酸杆菌丰度更高,因而其中的酯醇比显著高于肚里黄等其他品种青稞酒醅,这使得瓦蓝青稞酿出的酒具有更明显的类似花果的香甜气味


图片

图为瓦蓝青稞。蓝色青稞的色彩源自糊粉层的花青素,当仅糊粉层含有这种物质时,青稞表现为蓝色;当种皮和糊粉层都含有这种物质时,青稞表现成紫色;种皮中有黑色素的青稞表现成黑色。最常见的情况还是缺少色素沉积,青稞就是常规的白色或黄色。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海拔越高,青稞中花青素含量也越高。

摄影/李寻


专家观点


图片

点击下方文字展开更多

其实整个青藏高原的青稞种植面积总和甚至还达不到河南一个市的小麦种植面积,但这并不妨碍青稞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因为整个青藏高原只有一千万居民,不到河南的十分之一。青稞从物质文化延伸到精神文化领域,在青藏高原上形成了内涵丰富、极富民族特色的青稞文化。整个青藏高原青稞的产量是120—130万吨青海的产量一直相对比较平稳,2022年青稞种植面积有130万亩产量约23万吨


瓦蓝青稞是农家品种,这种有色青稞的花青素含量较高,而合成花青素会争夺纤维素的合成底物,导致纤维素的合成量就比较低,使穗轴比较脆弱,容易断裂,不利于收割,加上品种本身抗性弱、产量低的因素影响,选择种植这种青稞的农户较少。

青稞,不是唯一能生长在青藏高原上的植物,也不是这片高原上的唯一作物,但它是最适应高原的粮食作物。


图片

青海省海北州,绿油油的青稞和金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描绘出田野间最亮丽的风景线。


高原并不意味着“荒凉”,在海拔4500米以下的山谷地带,其实往往都有着丰富的植被。只是对大多数粮食作物来说,这里不算是好的生存之地。

图片

西藏羊卓雍措,岸边小块不规则的农田中,青绿的是小麦,金黄的是油菜花。小麦也是青藏地区上一种历史悠久的粮食作物。事实上,正是麦作农业的传入推动史前人类距今3600年前开始常年定居到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傅大雄等. 西藏昌果古青稞、古小麦、古粟的研究. 作物学报, 2000(4).)

摄影/刘述先


小麦虽是喜凉作物,但在这儿也不是完全吃得开。法国社会学家谢和耐曾言:“正是地理环境促使形成了某种生活方式并强加给它一些限制。在某种海拔高度之上和某些气候条件之外,小麦就要让位于大麦了。”最终占领了这片人间圣地的大麦就是青稞这种裸大麦。

图片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龙王山。在高原上很容易发生高原反应,这是因为高原上氧气含量平均仅为13%~16%之间,远低于平原。这对于一切有呼吸作用的生物来说都是一项挑战,农作物也不例外。
摄影/余魁伟
让其他农作物叫苦的高寒环境,却让青稞如鱼得水。正因如此,通过青海都兰热水哇沿水库区域内的官却和遗址和古代墓葬进行的植物考古浮选、采集和分析,可以发现约1300年前的古代人群也是以青稞为绝对主食


02
独特的高原环境
让青稞积累了一身适宜酿酒的好条件


气温低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的高原赋予青稞高淀粉低蛋白的特点,这样的青稞籽粒易于蒸煮,能适宜于高原美酒的酿造。

青藏高原的气候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

图片


在青藏高原,即使并非全年皆冬的地区,也仍然有着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季节特点,没几种农作物能遭得住。然而一旦经受住了低温的考验,作物的生长期因受限制的生长速度而延长,便有了更充足的时间制造、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

图片

蜿蜒的拉萨河无私地滋养着当地的无数农田。至迟在距今5500年以前,以拉萨河边的卡若遗址为代表的西藏东部宜农程度较好的“三江流域”地区便较早地传承了中原及毗邻地区“粟(小米)”的农业文明。但小米,并不太适应这片高原。


而且这里地处内陆,季风至此已是强弩之末,所以粮食无法像水乡的禾稻一样得到天时的眷顾。

图片
西藏阿里山谷里的作物,像一艘行驶在荒凉之海中的绿色方舟,那是西南水汽翻山越岭,带着最后的一点湿度,滋养出的一隅热烈生机。


太阳辐射也是一个大问题。稀薄且洁净的空气,使青藏高原成为了世界上接受太阳辐射量仅次于撒哈拉大沙漠的地方,由此带来的昼夜温差往往达20℃之多。对扛过来的青稞来说,这反而节省了夜间呼吸所需消耗的养分,籽粒因此生得格外饱满。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年平均降水量越低、年平均日照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有益物质β-葡聚糖的积累。

对于酿酒来说,过高含量的蛋白质是个大麻烦。

因为高原上平均气压只有770hPa,这种低气压让水的沸点也降低到平均92.46℃,使得在这里进行常压固态蒸煮青稞的最高温度都显著低于100℃,对青稞的糊化不利。

图片

2019年3月8日,农历二月初二,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慕容古寨举办一年一度的“祭酒神酿新酒”传统仪式,祈福新年农事顺利。图为在慕容古寨用传统酩馏酒酿酒技艺酿制年后新酒。

摄影/李坚强

为了克服这些因素,酿酒青稞的选择,总是需要满足淀粉含量高蛋白质低组织结构疏松易蒸煮等条件,以免出现酒醅起团发粘、酸度上升、蒸煮糊化难、淀粉利用率低、杂醇油高、出酒率不高等问题。


在高原之上,令其他作物所难以适应的低气温,反而恰好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青稞蛋白质的累积,使其有了更适于酿酒的特征。


图片

青稞存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和青海河湟地区两个栽培多样性中心。其中青海省以海北州(海北祁连山地区)和海南州(海南台地区)为青稞优势主产区。


顺利在这片高原扎根的青稞很快发现和利用了这里的有利条件。

首先,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内部其实地形起伏十分和缓,被称为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这样的平坦程度在我国四大高原中仅次于内蒙古高原,对于机械化耕作与管理十分有利。


图片

2020年9月19日,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紫金乡努堆村村民驾驶收割机收青稞。日喀则是西藏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誉为“西藏粮仓”。青稞收获季节,金色的农田里,村民们抢抓农时收割青稞,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摄影/何蓬磊(中新社西藏分社)


其次,青藏高原作为典型的多夜雨地区,正好避免了白昼降水的大量蒸发损失——降水虽然少了点儿,但都用在了刀刃儿上。而且,这里丰富的冰川水也是发展农牧业的重要水源。


图片
源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从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个高山缺口,以不输夏季跨越长江向北的水汽输送量,输送到了青藏高原之上。这河谷带来的额外水汽通道被气象学家形象地称作“雨舌”。


再次,高原基本上不受寒潮侵袭,稳定的自然条件意味着较少的自然灾害,而强烈的紫外线也帮着抵御了病虫害的威胁。


而且丰富的太阳辐射也极大弥补了高原温度低的不足,使喜凉作物种植海拔的上限大大提高。在日喀则聂拉木县,青稞甚至能种植到4900米的阳坡,并屡获高产。


图片
可能大家会认为青稞产量很低,但实际上,特定的青稞品种如喜玛拉22号可以达到亩产572千克的高产纪录(2021年青稞产业分析简报),这个数字已超过了全国冬小麦的平均亩产441千克(全国农技中心,2020)。图为在海拔四千米的西藏青稞高产县聂拉木县塔杰林村,青绿色的青稞田和金黄的油菜花田交织镶嵌,形成独特的景观。原载于《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11期。
摄影/赵春江



03
中国湿岛祁连山与湟水谷地
为青稞白酒交互加持


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白酒产区之一,青稞白酒的产地近水楼台先得月,在用水上得到了远离污染的雪峰的馈赠。
图片
甘肃七一冰川位于祁连山脉,为青海青稞酒酿制提供了绝佳用水。


祁连山是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发展农牧业的重要“水塔”,也是青海发展酿酒业的重要“源泉”。


图片

结合冰川类型和山系分布情况,可以绘出我国三大类型冰川及其分布图,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三类冰川划分界限不是很严格的,可能存在交错分布。其中祁连山冰川属于亚大陆型冰川。大陆型冰川与海洋型冰川的直观区别就是,大陆型冰川洁白如玉,而海洋型冰川“灰头土脸”。


祁连山冰川属于大陆型冰川,洁净且凝白如羊脂玉,发源于海拔6000米以上的祁连山系冰雪融水,与天然林区中涌注的神泉溪水相汇合,经数十里的地下潜流,层层过滤,在著名的威远古井涌出,水质软硬适中,富含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pH值在6.5到8.5之间,是天赋的酿酒好水。


井水甘甜,酿出的酒口感就也较好。据《互助土族自治县志(1986—2005)》记载:“境内地下水地域间分布不均衡,其中威远盆地、河谷地带最为丰富……可开采利用的水质良好,矿化度均小于1克/升。”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为酿酒提供了优质的用水保障。


除此之外,祁连山作为中国湿岛,其带来的局地湿润气候也给酿酒微生物提供了更适宜生存和繁殖的有利条件。


图片


正是有山水的庇佑,在青海湖之东的海东市互助县,才诞生了世界最大的青稞酒产区


图片
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

摄影/李坚强


在山川的围绕下,这个小谷地形成了自然生态平衡无污染的特点,谷地内洁净温和的自然环境,孕育了独特的酿酒微生物群,为青稞酒特有风格的形成奠定基础。


就像吕梁山和太原盆地共同孕育了汾酒一样,祁连山和湟水谷地也成了青稞白酒的保护神。


图片


在生物地理学中有一个词叫“边缘效应”,是说在不同类型环境交界的地方,物种会格外地丰富。而且在这个生境重叠的区域,随物种多样性和种群密度增强而增强的,还有某些物种的活力和生产力。


青稞酒的主要产地就处于这类区域。青海湖以东,正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原区三区的交汇点,因而在酿酒微生物物种方面,“边缘效应”所发展出的酿酒优势也格外显著。


图片

青海湖,洱海。

摄影/陈思伟



04
窖池像个桑拿房
青稞既做大曲又做原粮


与其他白酒相比,青稞白酒的发酵窖池富有特色。在明代中叶,有一种“香窖”,四壁是用柏木板镶嵌而成,窖盖则使用青稞秸秆编织而成,由此酿出的酒富有香气。

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互助县威远镇的酿酒作坊因失火被烧毁,重建时柏木板的窖壁被当时的坊主迭代成了不易腐坏的烧制青砖,窖底迭代成了20厘米厚的白沙块石,窖盖迭代成了6厘米厚的松木板材。

图片

现代青稞酒窖池,就像给青稞酒醅造了个桑拿房,窖池底部的松木板与酒醅直接接触,在发酵过程中带来独特松木香,而且因为窖池的底部有一条黄水收集槽,用松木板将酒醅与黄水槽隔开,也便于滴黄水;长期使用的松木板吸水膨胀而更加紧密,有利于阻隔黄水槽底部杂菌向窖池蔓延,防止窖池污染。

摄影/李寻


又经过近五百年的演变,现代的青稞白酒的发酵使用以昆仑山花岗岩制成窖壁的发酵窖池,以祁连山松木作为窖底。这样“岩木合一”的窖池在中国白酒中独一无二。(点击此处查看其他中国白酒的窖池)

图片

青海省有丰富的花岗岩资源,图中兔狲脚下的就是昆仑山系的天然花岗岩。

摄影/普鲁斯特


作为青稞白酒的代表,天佑德酒厂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东部,祁连山脉东段南麓祁连山地槽区沙塘川支流河谷中,平均海拔2700米,常年气流稳定,又具有山谷地形造成的局地气候特点,是青稞白酒的酿造福地。


图片


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0~2.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93小时;无霜期为60~85天;在一年之中,这里主要刮东北风,有时也刮西南风,年平均风速为1.27米每秒;年平均降水量为534.2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188.5毫米,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高度适宜互助青稞酒微生物群的稳定繁殖


图片

青海海东互助县,白酒酒厂发酵车间

供图/天佑德酒厂


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中说:“凡酿酒必资曲药成信。无曲则佳米珍黍空造不成。”没有酒曲作引子,再好的粮食也难酿成酒,酒曲的重要性由此得见。


而青稞白酒,就在这方面极大发挥了其特色。


图片

青海贵南牧场酿酒青稞种植基地。

供图/天佑德酒厂


青稞白酒有着“曲粮合一”的特点,青稞既是酿酒所用的原料,也是制曲的主要原料,相当于“自己酿自己,原汤化原食”,由此青稞的鲜明个性也被融到了酒里。


青稞酒大曲的原料还包含少量豌豆。在青藏高原区种植的近百万亩豌豆,为酿酒大曲的制作提供了充分保障,同时豌豆还是制作藏族糌粑的必要原料。


一般清香型白酒使用的大曲以低温大曲为主,也会使用少量的中高温大曲。但酿造青稞酒所用中低温曲(槐瓤曲,冬春季节制成)和中高温曲(白霜满天星曲,夏秋季节制成)的比例为1:1


图片

左图槐瓤曲,右图白霜满天星曲。

摄影/李寻


低温大曲产酒能力强,中高温大曲的产香产酯能力强,这样搭配起来,既保证了产量,又保证了品质。


因为青稞酒的制曲原料、曲房及环境与传统清香型大曲有所区别,所以所制的大曲顶火温度也较传统清香型大曲更高。


图片

工人正在对青稞酒的酒曲进行翻曲。

摄影/李寻


但较高的海拔提供了较为寒冷的气候,为低温发酵创造了条件,加上整体制曲和酿酒工艺(清蒸清烧,窖池等)都属于清香型范畴,因此这也决定了青稞白酒的风格也是在清香型的大类之内,但又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


图片

青稞白酒接酒。
供图/天佑德酒厂


经实验测定,互助县青稞白酒中乳酸乙酯的比例与乙酸乙酯的比例相仿,这与汾酒等典型的清香白酒以乙酸乙酯为绝对主体的特点相区分。


在一些品酒家的口中,青稞白酒有一种独特的“抹茶香气”。究其原因,可能是大曲产生的香兰素和香兰素酸,赋予青稞清香型白酒以豌豆鲜香风格的曲香味,协调着辅料香气、松木香酒海香,形成了独特香味。


图片
青海海东,互助土族故土园旅游区酿酒作坊。
摄影/杨菲


互助县的青稞白酒独特的还不止是窖池和大曲,这种白酒因采用比汾酒“清蒸二次清”还多两次的“清蒸清烧四次清”工艺生产,且馏酒时遵循“掐头去尾”的原则来平衡酒质,所以酿造出的纯粮原酒和调味原酒,经贮藏和勾兑后就形成了青稞清雅的独特风格。

图片
正在贮藏的青稞白酒。
供图/天佑德酒厂

白酒的香型与产地湿度关联甚大。在以青稞白酒闻名的互助县,就有着与清香型白酒传统产地汾阳县高度相似的湿度特征。

图片

在西藏的拉萨等地也有着青稞白酒的生产,有意思的是,在东方的北清南浓的白酒香型纬度分布规律在青藏高原同样适用——青海的青稞白酒以清香型为主,西藏的青稞白酒以浓香型为主


你绝对想不到,全国最能喝的不是江苏小绵羊,而是青海省,不仅达成了人均销酒量全国第一的成就,省会西宁更是在世界城市的酒量排行榜上仅次于莫斯科而列榜眼。这是青稞与高原创造的神话。

阳光下,高原青稞如明珠熠熠生辉,拂动着的是高原的呼吸。青稞酒无言,只等你一饮,将青稞籽粒中储存的金黄阳光、冰川的幽蓝光芒,化作柠檬草般的轻灵香气,一齐在舌尖灿然绽放。

图片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达板山下的麦田、青稞田。




图片
互动福利时间

看到这里,是不是很想尝一口?福利这就来啦!快来评论换美酒——

欢迎在文末留言,

讲出你或在你的家乡

喝酒时有什么特别的习惯

我们将结合留言走心度点赞数

选出10位粉丝朋友各包邮送上

标题中由100%瓦蓝青稞酿造的

天佑德国之德G6青稞酒1瓶!


图片

国之德G6是天佑德酒厂第一款用单纯一种青稞品种酿出的青稞酒,酒瓶的颜色暗喻了原料的颜色。

供图/天佑德酒厂


点赞数统计时间截止到1月17日14:00,心动就快快行动吧!祝大家新年十全十美!



...  The End  ...

审稿专家: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杨勤业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 吴昆仑


本文创作团队
策  划:梦遥
撰  稿:葡萄风
图片编辑:Phil
制  图:李雅琼
制图指导:@我就是个画地图的
实习编辑:白慧、范欣怡、刘颖婕、吕梓源、
     蔡文雅、刘静晗、杜洁琼、陆丽
部分供图:视觉中国
【参考文献】

图片

👆
欢迎各位点击关注
也欢迎扫码添加国酒菌微信,加入读者群
入群可以领取多种不定时福利
👇
图片
往期精彩回顾


图片
感谢您的分享、点赞和在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