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摄影/Phil


如果没有小麦,中国人将会失去什么?


如果没有小麦,陷入寒冷和饥馁的百姓,恐怕会动摇西汉武帝大一统的根基;带有盛唐饮食遗风的肉夹馍,可能不会流传至今;飘着独特芬芳的中国酒,大概也不会是如今的模样。


图片

贵州仁怀,茅台酒厂高温堆积曲饼。

摄影/何雄周


作为舶来的作物,小麦曾靠着独特的生存策略,融入中国的耕作制度;借着气候变化的天时成为北方农耕的重要作物, 与南国水稻平分秋色;又因与中国夏季高温湿热的意外契合,让智慧的先民发现了曲的魅力。


图片
北京朝阳,中科院试验田里的盆栽实验小麦。

摄影/Phil


我们曾说,小麦是制作酒曲的“一哥”。当今几大名酒,虽然香型、风味各不相同,但小麦在一众名酒的制曲配方中备受青睐。(点击下方图片查看小麦从舶来品到制曲“一哥的故事


图片

点击图片查看小麦从舶来品到制曲“一哥的故事


当然,小麦能站稳制曲顶流的位置,除了天时地利的帮衬,决胜的关键还是要靠自身天赋异禀。



图片

陕西汉中,灌浆期的小麦。

摄影/葡萄


中国酒的芬芳,离不开小麦优异蛋白质的加持,它为中国酒奠定了香气馥郁、层次丰富的风味底色。


图片


这是因为,酒中很多风味物质的形成与蛋白质的分解物氨基酸密切相关。


图片

北京房山,仁和酒厂,工人们在撒曲、拌曲。

摄影/Phil


黄酒色味醇厚的特点,就得益于麦曲。麦曲中的霉菌、细菌对蛋白质进行代谢,产生多种、多量、多味的氨基酸,使黄酒具有鲜美、醇和、浓郁、柔润、协调和多滋多味的特征。这种独特的氨基酸味,是黄酒区别于其他酒类的一大特点。


图片

浙江省绍兴市,古越龙山的酿酒师傅们正在进行“开耙”搅拌。

摄影/袁云


在白酒酿造中,氨基酸则是生成白酒香味物质的前体物质前体物质,简单来说就是某一代谢产物在反应过程中前一阶段的物质。丰富的氨基酸有利于高级醇的形成,高级醇可以与有关羧酸形成相应酯类物质,对大曲酒的风味起着重要作用。


图片


此外,充足的蛋白质也为曲中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氮源,特别是能供养具有较强蛋白酶活性的芽孢杆菌


芽孢杆菌是环境中存在非常广泛的一类微生物,在白酒酿造,特别是主流大曲酒的发酵中,地位至关重要。有研究者用不同粮食制曲进行对比试验发现,芽孢杆菌属在小麦曲的细菌中占80%


图片

芽孢杆菌

图源/百度百科


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酶产生能力,不但提高原料利用率,为微生物发酵提供必要的营养元素,并且可以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发酵过程,产生丰富的风味物质。


一方面,芽孢杆菌直接代谢就能产生3-羟基-2-丁醇(乙偶姻)。它有奶油香气,是白酒中一种重要的微量呈香物质。经过美拉德反应,3-羟基丁醇与氨结合产生四甲基吡嗪。这就是酒体酱香风味的来源。


图片

四川古蔺,今年6月,中国国家地理·国酒地理邀请多位中科院专家学者到郎酒庄园开展科学考察活动,专家们在活动中体验了白酒勾调工艺,并品评自己勾调的酱香型白酒。图中左一为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白逢彦,右一为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谢旗。

摄影/Phil


另一方面,芽孢杆菌与其它微生物协同作用,还能产生1+1>2的效果。比如,当地衣芽孢杆菌与酿酒酵母协同生长时,酵母代谢所产生乙醇和多种有机酸,比纯培养时要高出不少。


从2000年前酿造黄酒的麦曲,到如今白酒生产中的大曲,用麦制曲的传统被传承下来。虽然祖先无法用现代科学的手段来衡量各种理化指标,但显然,以麦制曲似乎是一代代酿酒匠人在实践、积累、体悟之后所选择的最优解,为中国酒铺陈出迷人的芬芳底色。



图片

贵州仁怀,茅台镇当地酒厂制作的曲块。

摄影/何雄周


为了获得极致的风味,酿酒师对小麦的品种、产地、性质越来越挑剔。


制作大曲时,粉碎小麦要达到表皮成片状,而麦芯全部碎烂,形成所谓的“梅花瓣”状,才能压制出粘度适中、四角整齐、厚薄均匀、表面光滑、内外水分一致的曲块,为微生物创造最佳的生长条件。


图片

江苏泗洪,制曲女工在搅拌原料。

摄影/Phil


因此,并不是每一颗小麦都适合制曲。


制曲的工艺对小麦的软硬程度、淀粉、蛋白质比例等性状提出了要求:蛋白质含量12%左右,且支链淀粉含量高的软质小麦,更适宜用来制曲


图片

贵州仁怀,茅台镇小麦田。

摄影/何雄周


根据国家的现行标准,我国产小麦根据籽粒硬度,分为硬质麦、软质麦、混合麦三种。

硬质麦硬质小麦的容重,蛋白质含量高(一般在 13.9%~17.6%),面筋多(湿面筋 29%~35%),更适合做出柔韧的面包、筋道的面条,却不是制曲的上佳选择。


蛋白质的代谢虽然有利于增香,但过多的蛋白质在后期酿酒过程中可能转变为杂醇油,从而影响酒质;硬质麦的含水量较低,质地较脆,多被粉碎成颗粒,而片状小麦少,导致踩成的曲块紧,使曲在发酵过程中水分不易蒸发,容易造成曲心霉变;此外,硬质麦的晶状淀粉不易被微生物利用,会导致曲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少,影响大曲质量。


图片

江苏泗洪,双沟酒厂,压好的曲块四角整齐,表面光滑。

摄影/Phil


与硬质麦相比,软质小麦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少,因玻璃质含量低而更易于吸水。因为质地较软,在粉碎时表皮不易破碎,细颗粒物料和粗皮量大,完美匹配了制曲的需求。


通过传统工艺制成的高温大曲,软质小麦润料后的成品曲整体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均高于硬质小麦。软质小麦制曲,更有利于大曲产生香气,保证出产高质量的高温大曲

图片

江苏泗洪,双沟酒厂,工人在曲房测温。

摄影/陈玉


目前,12种主要用于酿酒的小麦品种均为软质小麦。籽粒硬度指数均小于45 %,角质率均小于30 %,蛋白质含量在12 %~14 %,支链淀粉含量大于70 %。


好吃的面食要一路向北,而适合制曲的小麦则青睐中国的中南部地区。

有研究者发现,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小麦的籽粒特性也会因生长环境的不同而产生差别,即便是同一品种在不同产区,其籽粒特性也会有显著的差别。


图片


总体而言,我国小麦品质分布的总趋势,由北向南籽粒蛋白质含量逐渐降低,变化最为明显。海拔高度也影响蛋白质含量,一般高海拔地区蛋白质含量较高。


我国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和硬度,与气温年较差,以及自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气温有显著的相关性。气温年较差每升高1℃,蛋白质含量提高0.2859%(蛋白质含量提升),硬度测定值减少0.5695秒(硬度增大);抽穗至成熟期间日均气温每升高1℃,蛋白质含量提高0.4352个百分点,硬度测定值减小1.6896秒。


图片

青海西宁,8月正值秋收大忙时节,大通县长宁镇新添堡新村农民们在田埂上忙碌地收割小麦。

摄影/史廷义


也就是说,气温年较差和抽穗至成熟期间日均气温的升高,会导致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升、硬度增大。而我国气温年较差的分布是北部大,最大为40℃以上;南部小,小至20℃以下。小麦抽穗至成熟期间日均气温也是北部高,南部低


图片


由此看来,蛋白质含量低、硬度低的软质小麦,更适合生长在中国的中南部地区

2001年农业部(今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试行)》,根据生态环境因子、品种情况、消费习惯等因素,将小麦划分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弱筋小麦,其中籽粒软质、蛋白质含量低、面筋强度弱的弱筋小麦,也就是软质小麦,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图片




图片


小麦刚传入中国时,相当不受待见,被视为只有“野人农夫”才食用的粗陋食物。这与当时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关。


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粮食加工技术有限,谷物收获之后,只是简单地脱粒或者舂碎食用。这种“粒食”或“半粒食”的饮食习惯,禁锢了面筋蛋白的能力。


图片

二里冈文化时期,河南省登封市王城岗遗址出土的碳化小麦。


面筋蛋白是小麦中的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与水结合形成的产物。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约占小麦籽粒蛋白质的80%左右,醇溶蛋白富有粘性、延展性和膨胀性,谷蛋白决定面筋的弹性,二者的数量和比例关系决定着面筋质量。


面筋蛋白的的纤维构造呈网眼状紧密相连,因此能产生黏性和弹力,还有一种醇香。面团揉捏越充分,产生的面筋蛋白量越多,网眼构造越细密,面团的黏性与弹力就越强。


图片

面条越揉越筋道的秘密就是面筋蛋白。


但是在石磨发明以前,人们只能直接吃麦粒。小麦籽粒的表面包覆有一层种皮,也就是如今磨面粉打下来的麦麸,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它是小麦籽粒的保护层,不易软烂,口感粗糙,还不太好消化。


直到两汉时期石转磨的广泛应用,小麦才找到了正确的打开方式。石转磨用两块石盘作旋转式摩擦,能够将谷物加工成比较精细的粉末。小麦制粉、和水,打开了面筋蛋白的结界。


图片

陕西铜川,一户农家里夫妇二人正在用碾子碾麦芽糊。

摄影/左雪兰


软和柔韧的面团,可以制成面饼、面条,可蒸、可煮、可烤、可烙,或筋道、或暄软、或香脆,口味香甜,营养丰富,这谁能顶得住?唐朝中期以后,随着制粉技术提升,碾硙(wèi)业迅速发展,面粉产量剧增,北方面食文化逐渐形成。


图片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南大街党家巷,李金贤夫妇搬运制作好的老虎造型花馍。

摄影/崔正博


虽然小麦秋播夏熟的生长特性弥补了中国本土秋收作物留下的“空窗期”,但它的脾性并非与中国的气候完全契合。

冬小麦每年5月下旬进入灌浆期,此时华北、西北、黄淮等主产区容易遭受干热风灾害,温度高,湿度低,风力强劲,蒸腾加剧,如果灌溉跟不上,往往导致小麦灌浆不足,甚至枯萎死亡。


图片

图片

科研院所汇聚的北京也不乏农业科研机构,传说中的“最贵麦田”——农科院试验田位于北三环内(上图),但要按属地房价计算,北五环内与国奥村隔路相望的一小片中科院麦田也不遑多让(下图)。

农科院试验田摄影/葡萄

中科院试验田摄影/Phil


但是为了这一口好吃的,农人们不断精进栽培技术,完善水利设施,为小麦的生长操碎了心。据统计,唐以前历代新修水利工程合计158项,而唐朝的水利工程多达 254项,大大超过了以前历代的总和。这“水利基建狂魔”的劲儿,与小麦的大范围种植不无关系。也是从唐代开始,朝廷并且开始专门针对小麦征税,其重要性已经不可忽视。


图片

浙江宁波,位于浙东运河之上的它山堰,是中国现存最早由石块砌筑的滚水坝。它始建于唐代太和七年(833年),全长113.7米,至今仍承担着泄洪的功能。2015年,它山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

摄影/朱子浩


后世小麦地位不断提升,至少在元代,它已经站稳了北方一哥的地位。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的粮食作物词汇中,麦类作物出现的最多,其中“小麦”一词出现170余次,占总量的56%。


图片

江苏泗洪,双沟酒业明清窖池。

摄影/Phil


明清时期小麦种植发展到了高峰,小麦种植已遍布全国各地。明代全国25省,共计1911个州、府、县种植小麦,北方大部分地区都流传着“一麦抵三秋”的农谚。而此时也是酿酒业高度发达的历史时期。

在历史中曲折跋涉之后,小麦和酿酒,最终在顶峰相见了。


...  The End  ...


本文创作团队
策  划:阿沛
撰  稿:宋宋
图片编辑:Phil

制  图:kiki、王大卫、Phil

制图指导:@我就是个画地图的

实习编辑:杜洁琼

部分供图:视觉中国



参考文献:

图片



👆
欢迎各位点击关注
也欢迎扫码添加国酒菌微信,加入读者群
入群可以领取多种不定时福利
👇
图片
往期精彩回顾


图片
感谢您的分享、点赞和在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