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郎酒兼香战略发布会在郎酒庄园隆重举行,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发布郎酒兼香战略——走独具郎酒特色的兼香道路,形成酱香高端、兼香大众、两香双优的战略格局;2-3年内实现郎酒兼香100亿元年营销规模,成为浓酱兼香市场第一,成为大众喜爱产品。
2月21日,以“自然兼香 非同凡享”为主题的口子窖高端兼系列新品在合肥高调上市。口子窖推出兼10、兼20、兼30等兼香型系列产品,争夺“兼香型”品类高地。

2月22日,以“秉承馥香 润启华章”为主题的金种子馥合香品牌之夜在海南海口举行。金种子酒业发布了全新品牌战略“融众香之长 聚中国力量”,要打起“馥合香”大旗。
……
除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浓酱两大香型外,近年来,其它香型白酒崛起之势明显。郎酒、口子窖、金种子等相继在2023开年发布香型战略,对消费者而言,市场上可供选择的白酒香型种类与品牌越来越多,未尝不是一种福音;但对于酒企而言,如何“备战”今年的香型大战将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议题。
从近年来中国白酒行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白酒十几种香型基本呈现以下特征:
以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洋河等为引领的浓香型白酒的主流地位未动摇;
以茅台这个行业龙头为引领的酱酒品类发展势头仍在,但“酱香热”逐渐回归理性,“一超多强”格局已近形成稳定的态势;
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崛起之势明显;
其它香型白酒也正在逐渐发展中;
除开浓酱清三大传统主流香型,近年来,白酒的其它香型越来越受酒类行业的重视。

中国白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几乎贯穿中国5000年的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史。在白酒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香型也是白酒与生俱来的特点,只是到了建国后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后被总结、命名。
1952年首届全国评酒会上提出白酒的感官评定标准是“香、醇、甜、净”;1963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评酒会上有了快速、准确、灵敏的“色、香、味、格”的四大感官评审标准;在1979年召开的全国名优白酒协作会议及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中国白酒香型正式确立为“浓、酱、清、米”;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白酒研究的逐步深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从其它香型分离出了8种复合香型白酒,后逐渐发展成现在的“十二种”香型。


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白酒香型之战就已然开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以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白酒雄踞中国白酒市场,这时被称为“大清香时代”,清香型白酒全国市场份额超70%,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到九十年代,国家开放“酒类专卖”价格,浓香型白酒迅速抓住机遇,市场份额一度高达90%,常年占据白酒香型主导地位。
2016年来,酱香型白酒快速发展,掀起“酱香热”的大潮,生产酱香型白酒的酒企崛起,本以其它香型白酒为主的酒企也加入酱酒大军,白酒香型之战进入新阶段。
在浓、清、酱三香之争的阶段,其它香型白酒趋于平稳发展,市场份额虽比不上三大主流香型,但也一直有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观众”。
白酒香型之争发展到今天,虽然浓、酱、清基本呈现“三足鼎立”之势,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但在大香型神仙打架时,小众香型们也在包容性更强的消费时代掀起了发展浪潮。
当下社会,呈现出个性化突出、包容性强,特别是年轻人求新求异的特点,反映在酒上则表现为与上一代专注浓、酱、清不同,他们乐于接受小众香型、乐于尝试,选择不那么大众化的商品,他们不是非农、酱、清不可,反而更偏向于小众化的香型。
在这样的社会现实情况下,小众香型就迎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
此次郎酒、口子窖布局兼香系列,金种子开启馥合香品牌想必也是看到了年轻人选酒的这一特点。
2023开年,“白酒人”们就已开始规划香型计划,今年的“百香”如何“争奇斗艳”,将会是酒行业从业者与关注者的重要议题。但根据目前情况来看,未来酒企香型扩容或成大趋势。以“一香”为主,兼而发展其它香型,在自身品牌中形成白酒香型“一超多强”的局面,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
来源 | 川酒行天下(ID:CJXTX9999)
本文为【川酒行天下】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